陳源聽沈煥一說也是連連點頭,這個東西製作簡單,可以說一看就會。

本來推廣一下惠及百姓也無不可,但是現在是事業的起步期,還是得掙下多些銀子才能講情懷。

“這東西給大家帶來清風,不如就叫‘清風酷樂’吧,清風之下人人愉快豈不美哉?”

陳源先給沈煥和眾人說了這個大明版“空調”的名字。

為何要用這個名字,那是因為陳源不願意貪天之功。

怎麼說這“酷樂”玩意兒也算是後世阿三哥的發明。

前面加上“清風”二字,那就顯得更加大氣有文采了,也更有我中華特色。

妄自尊大,一味排外可要不得。

後世有位很了不起的老人家不是說過嘛,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我中華文化兼收幷蓄,有容乃大嘛。

“清風徐來,樂在其中!公子好文采!”

子愚的稱讚還是那麼的樸實無華。

“公子博學多才,見微知著……”

這是頭號源吹子痴發自內心的評價。

沈煥這次卻沒有跟著大家吹捧,一副忠臣的表情,等著陳源說出問題的第二個答案呢。

這技術保密在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明可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

陳源略想了一下說道:“這簡單,這個換向裝置可以做精巧些,最後完全密封起來,這是一個辦法。”

“另一個辦法,這個軸和曲柄之間連線可用特殊結構……其中關竅朱公子完全清楚,可以請教問他。”

“有了這兩樣關竅,就算是把東西拆開一般人也做不出來,短時間可以守住這個秘密。”

“當然時間長了,有心思靈巧的工匠還是會參悟的,那不要緊,眼看入秋,這東西大賣得明年,那時候我們新東西又出來了。”

此言一出,眾人也都連連點頭稱善。

“煩勞五爹費心,這物事趕工幫忙做幾套,一套你自用,另幾套我也有用,江南、三清觀、千戶所、朱公子那裡……”

陳源掰著手指頭給張五爹數著要製作的第一批試製產品的數量。

沈煥和兩位仙童都是心思玲瓏之人,聽得陳源在那計數第一個就是“江南”不禁都相視一笑。

“公子放心,這物事一旦製作妥當,小的馬上讓商號快船送往江南!”沈煥湊過去悄聲說道。

“應該一天就好了,讓兄弟們做好準備,再記得把‘食為鮮’的機具帶上一套。”

陳源對沈煥吩咐道。

正事吩咐完畢,陳源連忙讓木行眾人將剛才那件“清風酷樂”裝上牛車。

“公子是準備給老夫人一個驚喜?”

沈煥一下就猜中了問題的答案。

“是啊,這麼熱的天氣,我們年輕力壯之人尚且受不了,何況母親?”

“對了,東西先搬過去,再差人去馬上請朱公子做一套換向裝置,再買條小毛驢,這東西作用可還大……”

陳源點頭說道,順便也將一些需要完善地細節做了交代。

“清風酷樂”裝車完畢,一行人興高采烈地回到了陳源家的小院。

一進家門,還鬧了母親一個冷不防,讓劉氏真是又驚又喜。

木行僱工們七手八腳卸了車,又將“清風酷樂”在窗戶上裝好,便自領了賞錢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