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百戶爺,這是胡老三,是碼頭上如月畫舫的一名雜役……”

劉倫小心翼翼地稟告著。

其實劉倫是客氣的說法,這些畫舫上的雜役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的名字——戴綠帽子的人!

這不僅僅是稱呼,在工作的場合,胡老三他們都是帶著標誌性的綠頭巾的,這是規定。

大明對百姓是分了三六九等的,像胡老三這種賤籍之人,從事的也是下九流的行業,規定就得戴著綠頭巾。

當然,這不是從大明開始的,從元代就有了這個規定的。

所以多年養成的習慣和心理原因,胡老三看人做事總有些鬼鬼祟祟,眼神飄忽,倒不是他有意如此。

“好了,胡老三,不要下跪,站著說話,如果有重要線索,本官自然是有賞的。”

陳源正視胡老三對他溫言說道。

這位錦衣衛百戶的態度大出胡老三所料。

在他以往的印象中,但凡當官的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對他這樣的人都是用鼻孔說話,哪有像這位百戶一般,正眼看著他,好好說話。

而且陳源神情間完全沒有那些為官之人對特殊行業從業者的蔑視和厭惡。

所以,胡老三心下一寬,沉聲回稟道:“回稟百戶老爺,昨日倫哥讓我等仔細檢視這幾日有無可疑人等,小的留心查探了一下,還真發現了兩個人有些可疑。”

“哦?這麼巧?”

陳源一聽眉梢一挑,不禁有些動容。

“是這樣的,我們如月畫舫上,先前是有一個人,長得高大魁梧,一臉兇相,住了五六天了,每天都是喝酒,卻不聽曲……小的看那人的模樣,也不像能懂得聽曲的樣子。”

“前天晚上,都過了亥時,此人外出了大約一個時辰,然後又回來了,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個人。”

“那人中等個子,瘦瘦的,不怎麼說話,但是偶爾有一兩聲小的還是聽到了,尖尖細細有些像個女子……”

胡老三將這幾日畫舫上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向陳源道出。

“怎麼會這麼巧?”

在一旁記錄的沈煥謄寫完筆錄,也是皺著眉頭問道。

“好叫老爺知道,小的討生活的如月畫舫是周莊這邊最大的,時常有些不願住客棧的客人打尖、留宿的……”

“這還真是誤打誤撞,合該你小子走運。”

劉倫在一旁說道。

“顯明兄,把筆錄給這位胡老三看看,核對無誤之後讓他畫押,完事兒了支二錢銀子線人費。”

陳源對沈煥吩咐道。

胡老三聞言自是感激不盡拜謝不提。

晚上,天已經黑盡。

陳源和子痴、沈煥來到了“如月”畫舫。

陳源一副公子哥打扮,燒包得不行,子痴和沈煥則扮作豪奴,亦步亦趨地跟著。

“公子爺,您裡面請!”

胡老三看到搖著小紙扇的陳源,連忙招呼道。

“這是京城的陳公子,路過周莊閒來無事,特來你這船上消遣,可有好介紹?”

沈煥首先出聲問道,看他那做派倒不是頭一遭來這種地方。

“公子先船上寬坐,小的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