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約一個時辰,陳源方才到了城南有些破敗的三清觀。

聽得陳源主動上門,張道長有些詫異,不過他老人家修道之人面色卻波瀾不驚。

“道長,小子這廂有禮了。”陳源一見道長便哈哈笑著唱了個喏。

“哦,是源哥兒啊,近來可好?”道長也頷首還禮問道。

“託你老人家的福,這不見好,所以……”

“呵呵,我就道源哥兒是實誠之人,子愚,拿借條來……”

“哦,道長這個先不忙,我來是有一事和道長相商。”

陳源沒想到道長一點過渡都沒有直接進入主題,連忙訕訕地擺手勸道。

這一傢伙,陳源不尷尬,三清觀師徒幾人倒是有些尷尬了。

氣氛不是特別融洽。

“咳,這個……道長,小子看最近天下大旱,道長也是為求雨一事殫精竭慮,現有一良方,可緩解旱情……”

未等道長搭話,旁邊本就不爽的道童子愚出聲道:“源哥兒,這天要下雨是老天爺的事情,你要有這番神通,會去撞南牆?”

“源哥兒,做法事賒賬,你這也是年初一吃酒飯——頭一遭……”另一名道童子痴也是哂笑著道。

“各位,小子蒙道長點化,已經準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故此來和道長相商此事……”

“子痴、子愚,休要得理不饒人……且聽源哥兒有何主意?”

聽得道長降下法旨,陳源便從懷中拿出了一個玩意兒。

這確實是個玩意兒,只見一隻大竹筒裡面套著一個小竹筒,兩個竹筒套在一起,並未有甚出奇之處。

“這不是小孩的玩意兒,滋水的唧筒嗎?有甚出奇?源哥兒你莫非是魔怔未消,拿我們消遣來了?”道童子痴問道。

“這個唧筒只是一個演示之物,道長得天人感應,定然知曉,若是此物擴大十倍,筒內上安上活門,置於深井之中,豈不是能將地底之水源源不斷抽取上來?”

“源哥兒,你莫要……”

“子痴,不得無禮!源哥兒可細細說來……”

道長看著唧筒卻若有所思,揮手打斷了子痴,示意陳源說下去。

事情有門!

陳源見狀,便又從懷中摸出一張有些泛黃的紙張,交給道長。

“羊肉燴麵一碗,醬黃瓜一碟……這是何意?”道長拿過紙張出聲念道。

“抱歉,看反面!”饒是陳源臉皮厚比城牆也有些小臉微紅。

只見賬單背面是一副圖畫,畫風奇特,頗有些慘不忍睹,一隻唧筒立於水中,內裡小筒和大筒內部皆有活門,大筒頂部卻有一個龍頭,讓人覺得甚是奇怪。

更讓人稱奇的是小筒頂部有一活動長杆,長杆又有短臂與大筒連線,長杆分作兩截,一長一短,分開處卻又固定於短臂之上,卻可繞短臂轉動。

道長拿著紙張端詳了片刻,沉吟道:“噝,這卻和恆升車有些相似……”

陳源一聽,心裡一個突突,莫非神秘東方力量的作用,這玩意兒早就有人搞出來了,自己第一次出手就出師不利?

“不過,源哥兒此物與恆升車看似出自同源,卻又有不同之處,這小筒和筒底兩個活門卻又好生工巧……此物可比恆升車精巧許多!”道長接下來的一席話卻讓陳源有找到知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