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上的人類此前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終於成功發明了預測空間轉移的技術,就像地震預報一樣,可以在空間轉移發生之前就準確預估出發生的時間、地點,乃至大致規模。

這一技術的普及是人類消解轉移災難的重要依仗。

然而這項技術終究還是不夠成熟,短短十幾年的研發,目前即使是世界兩極之一的大夏帝國也僅僅只能做到提前十個小時左右釋出預測。

這一次轉移因為規模不大,空間波動較小導致發現的晚,預告發布的時間更短,只有六個多小時

這個時間疏散人群倒是夠了,可是布控防線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有副官請示指揮官道,“長官,後方有很多民間訓練師已經貼近我們的第二道防線了,是否需要驅散他們?”

指揮官擺手道:“不必,你讓警司那邊配合,用喇叭公放一下:靠近危險區域風險自擔,然後就隨他們去吧。”

“可是這樣如果轉移過來的真的是很危險的精靈族群,這些民間訓練師豈不是會有危險?”

轉移事件最大的風險就在於未知!

你不知道異界究竟是哪一塊區域會和藍星上的地塊互換。

你也不知道那塊區域裡究竟有什麼未知的精靈、未知的危險。

哪怕是一次很小規模的轉移,萬一運氣不好把某隻兇殘狂暴的霸主精靈轉移過來也同樣有可能引發一場可怕的區域性災難。

所以儘管如今大規模的轉移現象已經十幾年未曾出現了,但每一次小規模的轉移依然會被藍星各國高度重視,不敢大意。

副官的擔心是無不道理的。

但指揮官也有更深層的考慮。

“你是第一次來處理轉移事件吧?”

“是的。”

“那你可要學著點了,別看那些民間訓練師紀律性不如我們,但如果真的出現極端狀況,他們就是這裡的最後一道防線。”

副官很驚訝,“可是他們根本沒有經受過專業的戰鬥訓練,如果真的遭遇突發狀況豈不是很容易引發傷亡?”

指揮官反問:“那你覺得是這裡出現傷亡,還是後方的城市居民區出現傷亡更叫人恐慌?”

副官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指揮官語重心長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權宜之計,空間轉移的預測至今都不能提前到十小時以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準備時間都是不足的,極端情況下我們只能求助於本地的民間訓練師,這是一種無奈之選。

而作為一名訓練師,當他們接近這裡的時候就該有風險自擔的覺悟,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守護我們背後的城市。”

訓練師這個群體有其特殊性。

擁有精靈,並且不是將它們當做寵物,而是將它們當做戰鬥夥伴來培養的訓練師就好比古時的劍客,他們大隱於市,習武、練劍,擁有一定的武力,自然也需要偶爾承擔一些責任。

這便是十幾年來帝國軍方與民間訓練師之間所達成的一種默契。

軍方會允許這些人在轉移事件發生時前來撿漏,但相應的作為代價,如果當真遇到極端惡劣情況,防線難以維繫,那麼這些人也需要肩負起保衛自己故鄉的重擔。

來的都是本地的訓練師。

背後的城市就是他們的家!

這是他們不容迴避的職責和使命。

好在這個世界的大夏帝國一直傲立藍星之巔,時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兩極之一,民間尚武之風自古時起便一直延續至今從未熄滅過。

所以自從十五年前轉移現象出現以來,這份默契大家都接受的很自然。

當然,誰也不會真的期盼極端狀況到來。

此時站在風神翼龍背上的杜渡鴞更是一早就打起了哈欠。

“隨便轉移點肥肥豚過來,早點收工吧,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