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臺縣,

依西山而建,位於西山腳下,西山之大,不可觀之。

山中有一觀,名曰淨明道,

觀內香火雖然凋零,但卻久經不衰,據傳這觀至今已歷數千年歷史。

有撫臺縣中人慾要行拜山供奉香火之事,被觀內老道委婉拒絕,言,泥胎不通神性,無有庇護之效,有香火不如祭拜先人,得求心安。

時有獵人入山,而遭虎豹攻擊,被觀內道人搭救,十里鄉民,對淨明道多心存感激和敬意。

一日,

西山腳下來了一輛驢車,車板上有一個青年,青年望著巍峨的西山,眼神中不由閃過一抹期意。

旁邊一個大漢見狀微笑的開口:“玉哥兒,這裡就是你要找的西山,淨明觀就在這山中。”

“多謝陳叔了。”

“嗨,客氣什麼,這不咱們也要給道長門送些日用品,只是順路而已。”

“玉哥,咱們還是上山吧,若是再遲些時候,怕是山裡不安全。”

陳茂和,撫臺縣大和村的村民,正好來西山之地,給淨明道的道長送日用品,被陳玉纏上,無奈之下才答應下來,帶陳玉前往淨明道。

驢車上是整整兩個大麻袋東西,都是一些日用品,還有香料,陳玉上前徑直的扛起了一個麻袋,而且顯得十分輕鬆。

一旁的大漢看著不由的一愣,看起來十分柔弱的小年輕,氣力竟然不弱,真是不可思議。

將驢車綁好,兩人朝山中走去。

聽著身後傳來的驢嘶聲,陳玉眉頭不禁一皺:“陳叔,咱們如此離去,這驢怕是不安全吧。”

陳茂和微微一笑:“玉哥兒放心,這驢身上有寶貝,就是猛虎野狼來了,有難以奈何這驢子。”

“恩?陳叔,還有這東西?”

“哈哈,那當然,這可是淨明道的道長送的,不是凡物。”

陳玉點了點頭,道門的神通他是知道的,有這般神通也不為過。

陳玉心頭微動:“陳叔,這淨明觀有多少人?”

“前些年還多來著,有二十來個道長,自去年後,觀中只剩下了不足十個道長,想來都出事兒了吧。”

陳茂和搖頭一嘆,這些道長都是自小就在觀中長大的,怎麼忍心離開道觀呢?

出事兒的可能更大一些吧。

天色逐漸暗淡了下來,山中雖然有一條常年行走的小路,但是路兩邊的雜草也是不少的,再加上夜色的緣故,倒也不好走。

好在陳茂和長走,而陳玉經過蘊養身體,雖然還未至小成,但眼神卻是好了不少,簡單的夜裡視物還是可以做到的。

兩人就這般扛著東西,深一腳,淺一腳的朝山上走去。

小半個時辰,陳玉抬頭朝山上看去,只見依稀可以看到一抹微亮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