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糖水的劉媛媛心裡暖乎乎的。

陶老太雖說是為人和善,一聽到知青們除了補鍋之外,還要借碗盆。

村裡有句老話:飯碗是老天賞的。

既然是老天賞的,根本不會輕易借給別人,而且家裡的碗盆都是有數的。

劉媛媛知道陶老太為難,她提出來可以給陶家幫忙,能不能換一點陶家不要的碗盆。

不要的碗盆?

朱霞想起來家裡的地窖裡扔著一批破舊的碗盆,是前幾年用完淘汰的。

村裡人都有迷信,用舊的碗盆不能扔,不然就是在丟飯碗,所以當時她收到了地窖裡。

於是朱霞俯身在陶老太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

“家裡倒是有幾個碗不用了,但是你們得來幫我們幹兩天活才行。”

聽到陶老太的話,幾個女知青眼睛都亮了。

終於有人肯借碗給她們了,別說幹幾天活了,幹一個月都行。

於是,幾個女知青連忙答應。

但她們都忘了自己小時候從城裡來的,別說幹活了,就是在河裡洗個衣服可能都難。

只有劉媛媛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

“陶嬸,我們需要幫你幹什麼?”

原來是老陶家已經聯絡好了修建房子的工人,準備明天就開工,正好還缺幾個打雜的人。

陶老太也知道這個女知青不靠譜,但是有總比沒有的強。

劉媛媛也不知道怎麼打雜,既然陶嬸說了,她肯定會來的。

張青當然也沒意見,拿人的東西,付出勞動力很正常,只不過她會不會幹就不一定了。

和張青一夥的兩個女知青也沒意見,剩下的就是蔡小芬了。

蔡小芬還正因為自己被漠視而感到不爽,所以這回,她直接不同意。

不過蔡小芬的不同意可沒什麼用。

張青瞥了蔡小芬一眼,“你不同意,那行,碗拿回去我們用,糧食也不給你分。”

“不分就不分。”蔡小芬仰著頭轉身就走了,她才不稀奇那點破糧食呢,她自己去村裡借,羨慕死她們。

張青才懶得管她呢,愛走不走,不分糧食才好呢,她們還能多分點。

幾個人拿著補好的鍋和借來的碗盆回知青點了。

剛到知青點門口,就和張柏幾個男知青迎面撞上。

幾個人合夥將鍋碗瓢盆還有糧食搬進知青點門口的一個小房子裡,這裡就被臨時當作簡單的灶房。

等到東西放好後,張柏帶著幾個男知青又去村裡找人學習如何搭灶,劉媛媛和張青等三人也去學習了怎麼燒火。

傍晚的時候,幾個年輕人才累的氣喘吁吁的回來。

回來的時候,知青店門口孤零零地坐著一個人。正是打算單飛的蔡小芬。

蔡小芬想起自己的這一下午,倒黴透頂了。

她本以為自己嘴甜,借點糧食啥的肯定沒問題。

沒想到從陶老太家出來後,敲了不少人家的門,一聽見她是新來的知青,門就摔上了。

還有那種好不容易讓她進去坐的,水也不給,尤其一聽是借糧食的,直接把她連轟帶攆的推了出來。

最後有一家人願意給她借糧食,然後竟然提出要嫁到他們家當媳婦這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