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世界彷彿都安靜了下來。

大傢伙看著大隊長臉上的痰,誰都沒敢說話。

路老婆子也意識到自己好像過分了,但是此時此刻面子不能丟。

她有些悻悻道:“活該,誰讓你擋在前面的。”

王大隊長已經忍無可忍了,他的耐心已經到了一個極限。

“路陳氏,我上次就警告過你,如果再敢在村裡鬧事,就扣你路家的工分,別以為現在分了地,暫時不按工分算,我就拿你沒辦法。”

王大隊長感覺到臉上黏兮兮的濃痰,心裡直犯惡心,強壓心裡的感覺,咬牙切齒的說道。

“大隊長,您看我有眼不識泰山,您別跟我一個老婆子計較,但是,您總得替我做主,那是我兒子寄來的錢,就是我的錢。”路老婆子也值得大隊長惹不得,在村裡過得好不好,其實就是大隊長的一句話罷了,惹誰都行,可別惹他。

“而且我聽說路桃桃前幾天在城裡抽獎抽了個大彩電,那個也是我家的,都得給我,至於路桃桃,我勉為其難把她接回家。。”路老婆子突然想到前幾天村裡人說陶家的那個大彩電是路桃桃抽的,於是趁這個機會,大彩電必須要到手,至於那幾個鳥蛋,算她大方,送給他們。

大彩電的事,王大隊長也聽說過,但是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路家的,你別難為大隊長,你一天到晚白日裡睡覺,瞎做夢,我告訴你,你之前可是寫過協議的,桃桃可是我陶家的人。”陶老太現在可不想當著孩子的面把話說的那麼絕,但是想要從陶家把人帶走,沒門。

“我呸,路桃桃,路桃桃,你也不聽聽她姓什麼,什麼狗屁協議,廢紙一張。”

“夠了!”王大隊長夾在中間頭已經快要氣炸了,尤其是在路老婆子又吐了一口痰之後,王大隊長決定他不再忍了,什麼處理好村裡家家戶戶之間的鄰里關係,狗屁玩意,一個大隊長,叫個無知婦人耍來耍去。

“路陳氏,那個協議當初我也是看過的,你這會說不認就不認,是不把我放在眼裡嗎?既然你看不上我們這小池村,那我明天就向鎮上打報告,看哪個村要你們,你們趕緊搬走。”

王大隊長已經想好了,小池村可容不下路家人這些神仙。

聽到大隊長要將他們一家“請”出小池村,路老婆子不吭氣了,要是讓老頭子知道他們搬出小池村,回去後老頭子可能會把她的皮給扒了。

身後的路二媳婦輕輕地拉了拉路老婆子的衣袖,“娘,算了,就把路桃桃給她陶家。”

一旁的朱霞聽見恨不得衝上來扇爛路二媳婦的嘴,什麼叫做就把路桃桃給陶家,桃桃本來就是陶家的孩子。

“行吧,那我們退讓一步,路桃桃歸陶家,但是今天必須把那臺大彩電還有大成寄來的錢還給我。”路老婆子撇了撇嘴,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一直站在旁邊的任清將耳旁散落的頭髮撩起來別在耳後,“路嬸子,你看,這個大彩電是我娘去鎮上抽獎抽的,不是桃桃抽的,如果桃桃有這麼好的運氣,您也不會同意把桃桃給我們家,不是嗎?”

聽見這話先怒了的是朱霞,這任清一天到晚裝的一副喜歡桃桃的樣子,原來背地裡也是把桃桃當作掃把星。

還是旁邊的陶老太將衝動的二兒媳婦擋了下來,她如果猜的沒錯,是大兒媳婦想利用路家人一直認為桃桃是小災星這件事將他們給激走。

這路二媳婦一聽任清這話,連忙點頭,對啊,她怎麼沒想到這點,這路桃桃有沒有這本事她會不知道嗎。

“至於大成每個月寄的五塊錢,寄給誰是大成說了算的,如果路嬸子你有意見,那你們自己找大成去,不過我可提醒你們,大成的脾氣,我們也害怕。”

“不要了,不要了,娘,咱不要了。”路老二路有才拉著媳婦和老孃就往家的方向走去。

路老婆子沒見過大兒子發飆,可路有才記的一清二楚,那一年,路有才要結婚,家裡沒錢,路有才也不願意出去找個活幹,最後是路老婆子用命逼著路大成從部隊退伍回來,彩禮錢用的是路大成的退伍費,路大成回來後將路有才堵在苞谷地裡狠狠的打了一頓,挨完打的路有才至今沒敢跟老孃和老婆說這件事。

大哥的脾氣,路有才可是十分清楚,打起人來專挑痛處打,打完還沒有任何外傷。

想起那年自己受的傷,路有才說啥也不願意再牽扯到大哥的家事。

“咋回事,有才,那是你哥的錢,憑啥給陶家,你別拽我,娘會走路。”路老婆子被拽著往家走,跌跌撞撞的,她不甘心,五塊錢就這麼飛了,還有大彩電。

路老婆子要是知道把小傻子送出去的代價是每個月都的五塊錢費飛走了,她當初說什麼都不會把路桃桃給陶家。

路老婆子一進自家院門,就看見沒有一點眼色的老三媳婦在院子裡餵雞。

“你個小賤人,老孃在外面辛辛苦苦的費口舌,你倒好,躲在家裡找清閒,一點用都沒有,真是個廢物。”

路家除了老二媳婦是路老婆子給兒子挑的,其他兩個媳婦都是兩個兒子自己選的,所以,路老婆子對於路二媳婦之外的兩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老大媳婦是因為沒把她放在心裡,至於老三媳婦,進門連生兩個姑娘,然後她一天到晚哆哆嗦嗦的,連個利落話都說不清。

“路大丫,路二丫,趕緊出來給我和你二伯母倒茶,對了,要燙的。”

路大丫和路二丫是路三媳婦的兩個閨女,在路家,女兒是抵不過兒子的,尤其是不受喜歡的女兒。

路大丫今年6歲了,路二丫4歲了,但是兩個女娃娃乾瘦乾瘦的,完全是皮包骨頭。

手裡拿著雞食盆的路三媳婦聽了,雞食盆往地上一扔,便衝進了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