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問道:“你覺得如果夏使死在了驛館,會有什麼後果?”

喬峰道:“宋夏重新開戰。”

黃裳又問:“大宋剛敗,再打會滅亡嗎?”

喬峰道:“應該不會,但少不了要多死很多人。”

黃裳點頭道:“你想到的這些,馬大元也一定能想到。”

喬峰沉思,問道:“那他為何還要這麼幹?”

黃裳道:“為了名聲。宋夏交惡,夏剛剛打敗宋,夏使來和談少不了要耀武揚威,宋也少不了要付出代價。夏剛剛殺了我們二十餘萬人,是何等的殘暴。這個時候殺了夏使,底層人不會想到這樣會重新挑起戰爭,會死更多的人,他們只會覺得刺客是個大英雄,會有一種報仇的快感。就算重新打仗了,只要引導的好,就沒人會認為這是因為一個刺客引起的,底層人最容易被愚弄。”

喬峰問道:“僅僅就是為了名聲,就要又枉死這麼多人?”

黃裳道:“也許沒有喬峰,他不會這麼幹,但丐幫有了喬峰,他想和你爭奪底層幫眾的支援,這個選擇不能說錯。至於多死了多少人,他看不見,就可以當與他無關。即便他還有良知,只要催眠自己,宋夏之間沒有他也打了這麼多年了,那麼接下來的戰爭就應該與他行刺夏使無關,也很容易心安理得,甚至對自己刺殺夏使的壯舉還可以沾沾自喜。”

喬峰心底發寒,這還是自己一直很尊重的馬大哥嗎?

喬峰問道:“師父既然在場,為什麼不阻止他?”

黃裳道:“首先,他們不可能成功。”

赫連鐵樹身邊有丁春秋,只要喬峰不出手,丐幫就是來再多的人也無用。

黃裳沒有說他第一眼就認出了馬大元,他甚至在促成讓丁春秋殺了馬大元,只是不必喧諸於口。

黃裳繼續道:“第二,我是負責接待夏使,但我是文官,不負責保護他,就算要出手,也是驛館的守衛出手,不是我。”

“還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伱們看出的是宋打不過夏,不得不求和,而我看到的是夏求和的願望更迫切。”

喬峰一愣,問道:“為何?”

黃裳道:“夏永遠也不可能滅宋這一點,夏知道,宋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夏打仗的目的只是為了勒索錢財。可是,去年梁太后聯手弟弟相國樑乙埋囚禁皇帝,獨攬大權,導致內部矛盾重重,可謂內憂外患,再打下去,先崩潰的一定是他們。所以即便夏使被殺了,他們也不會繼續開戰,甚至連藉口都不需要我們自己找,他們會為我們找好藉口,免去我們的責任。”

這也是黃裳自從見到夏使,就一直不慣著他的原因。

喬峰點頭,原來如此,這些資訊卻是他們這個層面無法掌握的,即便他們能打探出來一些資訊,也無法深度挖掘。

真相一定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普通人的資訊都來自道聽途說,真假都難以分辨,瞎起鬨往往起到反作用。

喬峰嘆了口氣,黃裳問道:“你後悔加入丐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