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話音未落(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佶道:“老師的有理,只是被老師這麼一,朕還真有些不敢用他了。”
黃裳不管趙佶這話是不是真心,他都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搖頭道:“陛下不必如此。按臣所,蔡京此人不忠於新法,更不會忠於舊法,甚至他的家族,他唯一忠於的就是他權力的來源。誰能給他權力,他就會忠於誰。陛下是他權力的源泉,那陛下的意志,他就會不遺餘力的執校所以他是什麼樣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想幹什麼。哪怕陛下只是想吃喝玩樂,這個人為了滿足陛下的喜好,弄得怒人怨也不會在乎。”
趙佶一愣,怎麼聽著不像好話,似乎在內涵自己?
趙佶生性喜歡藝術,繼位之後在杭州設立了金明局,由童貫管理,專門負責為他蒐羅古董文玩、奇珍異寶。也正是為了這個,童貫才結識蔡京,把他再次引入朝廷。
黃裳並沒有深,總覺讓一個這麼有權勢的人潔身自好是一件很扯的事,了也是費力不討好,不如不。
黃裳自問,易地而處,自己也無法抵擋私慾的膨脹,人之常情而已。
相比於蔡京,童貫對黃裳能回京城卻只覺得高興。蔡京能有今,靠的是當初走童貫的門路,所以他今雖然位極人臣,童貫在他面前卻不落下風,甚至多了一絲矜持。
可是在黃裳面前,童貫卻始終保持謙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黃裳。
黃裳於他不只有傳功之德,也從沒有一般讀書人那種高人一等的姿態。這是童貫在發跡前感受到的,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他是真正見過黃裳厲害的人。
童貫忍不住對黃裳道:“只要相公點頭,宰相之位唾手可得。”
黃裳笑道:“看看本朝宰相的起起伏伏,以王安石之能都坐不穩,那個位置可不是隻有權力,還有責任。我自問沒那個本事,也沒那種抱負。倒是大人,出身軍旅,精通軍務,在即將到來的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正是大展拳腳的好時候,我這裡先祝賀大人了。”
童貫出自西北宦官將軍李憲的門下,雖是宦官,在皇宮裡的時候並不多。
本朝重文抑武,這是國策,不必談對不對。只是文人掌軍,也是軍事不利的一個原因。皇帝不信任武將,這才有宦官作監軍。
童貫聽了黃裳的話大喜,早在黃裳提出要用戰爭解決變法之阻礙時,童貫心中就一陣亂動。不同於趙佶和蔡京,他已經開始考慮怎麼操作了。
童貫不禁問黃裳:“真的能如相公所言,只要宋遼開戰,江南就一定會反?”
他反而怕黃裳誇誇其談,沒人造反,那不是空歡喜一場?至於叛亂會給當地造成多大的損失,他卻不會考慮,那是皇帝該考慮的事。
黃裳道:“八九不離十,實在不行我們可以主動在江南放一個人攪動風雲,自然就會有獵物湊上來。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餌釣金鰲。”
這是在釣魚執法,其心可誅,讓童貫也自嘆不如。
童貫轉了轉眼珠,偷瞄了黃裳一眼,只見黃裳悠然自得,就像剛剛了一句無足輕重的話。
童貫心中已經盡得黃裳計策的精髓,恍然點頭,露出深思的微笑。
黃裳陳沉浸在浩如煙海的道經中,心中也得感嘆《萬壽道藏》工程的巨大,也就是皇帝有能力做到,自己就算才華蓋世,黃家又富可敵國,也沒有能力做到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