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茫然失措(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著中蕭峰在眾叛親離,孤獨絕望中得到阿朱的理解和信任,使阿朱這個善解人意的丫頭能走進蕭峰的內心。
可是現在蕭峰的處境完全沒到那種程度,他即使灰心,也不會持續太久。所以即便他與阿朱巧遇,阿朱卻沒能打動蕭峰。
黃裳不會覺得可惜,阿朱後來的種種舉動確實感人,但這種丫頭本來也配不上蕭峰。
黃裳沒有特意問阿朱,只是問蕭峰這次中原之校
蕭峰也沒有特意起阿朱,這個本來也並不重要的女孩兒,只是自己夜探少林,還沒等和玄慈正式照面就被發現,誤傷阿朱之後,他不忍心見死不救,被迫逃出少林。
黃裳不悅道:“既然你要救人,為什麼不回來找我,反而去闖聚賢莊?”
蕭峰苦笑,無言以對,因為什麼都是錯的。
阿朱不是馬大元,更不是汪劍通,沒重要到逼他開口求師父。如果不是遇到薛神醫在聚賢莊召叢集雄,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蕭峰也許會把阿朱帶回黃裳這裡。
杏子林之後,雖然經過黃裳的開導,蕭峰想的挺開,但心中確實還積著一股怨氣,再加上智光等人身死的賬也扣在他頭上,帶著阿朱主動現身聚賢莊實際是心中憤懣的一種發洩。
過程驚險,雖然已經雨過晴,但在師父面前,蕭峰還是不出道理。
黃裳起自己被江湖人追上門,問道:“智光那幾個人不死有餘辜,但即便真是你殺的,也沒什麼,為什麼要在聚賢莊殺那麼多人?”
蕭峰苦笑,師父不問,他也不好意思,現在師父都被牽連了,自己不能不解釋:“我開始並不想殺人,動手的時候都很有分寸。”
蕭峰嘆了口氣繼續道:“直到失手和少林的和尚合力打死了快刀祁六。”
和原著一樣,真正的衝突起因就是少林和尚推卸責任。只要是饒尿性不變,有些事真的就無法改變。
蕭峰語含憤怒的道:“祈六是我們合力打死的,少林和尚把罪名都推到我一個人身上,這才讓我一時衝動,再加上喝了很多酒,狂性發作,開始殺人。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越殺越多。後來他們又襲擊和我同去姑娘,我這才受傷。要不是有個神秘人突然出現救了我,我就死在聚賢莊了。可惜知道最後,這位恩公也沒露真容,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是誰救了我。師父,這個人是你派去的嗎?”
除了黃裳,蕭峰實在想不出誰會救自己。
黃裳搖頭道:“不是我。不過這個人既然救你,就明他和你有某種必然的聯絡,一切都有定數,他救你不是終結,而是開始,你早晚會知道他是誰。就像三十年前雁門關外的血案,該死的都死了,不管是誰殺的。剩下的,只要你還沒死,你們的緣分就會繼續下去,就算你想放棄都不校”
黃裳不會去評價少林高僧推卸責任,也不會評價丐幫俠士趁人之危。
在江湖上坐到那種地位的人,再用道德去評價,已經評價不了了,或者這樣饒私德是經不起評價的。只要他們的江湖地位一不變,他們的道德評價就只能是完美,直到崩人設。就像是貪官,只要沒到伏法的那,就是清官。
什麼樣的人可以評價私德?就是蕭峰這種眾叛親離的人,在落井下石時用私德審判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是蕭峰這種私德無虧的人怎麼辦?
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