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風大聲道:“死的可是宋人,你怎麼替胡虜說話?”

喬峰道:“我沒有替任何人說話。無論死了多少人,戰爭已經停了,不用再死人了。你刺殺談判使節的結果就是有可能又打起來,到時候不知還要死多少宋人。”

除了黃裳等幾個瞭解西夏底細的人知道不可能再打起來之外,其他人都沒想過夏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再打起來,宋可能還是不行。

吳長風道:“再打就再打,到時候老子就到前線去,殺光這些胡虜。”

喬峰道:“行軍打仗不是江湖仇殺,我們這樣的人落到千軍萬馬中,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你殺不光敵人,我們也不會不死人,到時候一旦戰敗,伱不是軍人,也沒有官職,可以憑武功跑了,那剩下的人呢?”

吳長風大叫:“老子就是死,也絕不逃跑。”

本來喬峰和吳長風的關係挺好,二人認識的最早,又都是直性子,脾氣也挺相投,可是這麼無腦的話說出來,喬峰就覺得一陣疲憊,說話也越來越衝。

喬峰道:“你也死在那了,於大宋而言,能得到什麼?再和談?再刺殺使節?再開戰?再送人去戰死?”

吳長風語塞,氣的吹鬍子瞪眼,卻說不出什麼。

馬大元道:“夏國不可能一直戰勝我們,以他們的國力耗下去是打不過我們的。”

這算是句明白話,吳長風聽了不住點頭,很多丐幫中人也跟著點頭。

喬峰問道:“那我們到底要用多少人命,來耗盡夏國的國力?明明可以透過談判解決,為什麼還要搭上這麼多人命?”

馬大元道:“談判的結果最多也就是像四十年前一樣,花錢買太平,實在丟人。”

無論是澶淵之盟還是慶曆和議,在這群人眼中就是喪權辱國,丟人現眼。

這種涉及國家民族顏面的事,無論死多少人,都該和他們血戰到底。你不行,我來呀!

花錢買太平,只能說慫。

吳長風這麼說,喬峰還可以理解,馬大元這麼說,喬峰不知道馬大元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還是真的就只能理解到這種程度,但在幫主面前,還是要據理力爭。

喬峰道:“談判還沒開始,怎麼就知道談判結果。”

要不是知道是黃裳主持和議,喬峰也不敢說這種話,正常情況下,他也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破財免災。

馬大元不知道這裡邊有黃裳的事,冷笑道:“還會有別的結果嗎?”

喬峰不予暴露出黃裳在這中間,只是道:“就算結果依然是買來的和平,起碼不用再死人了。”

馬大元只是冷笑。

馬大元最大的底氣就是他幹這件事冒著生命危險,卻對他個人完全無益,誰都不敢說他的不是,只能豎大指表示崇拜。

喬峰和馬大元的爭辯,說實在話是讓他在丐幫中下層面前比較丟分的,只要宣傳得當,不能說喬峰通敵賣國,但擔一個“懦夫”的名頭是不冤的。

汪劍通對二人的爭辯不置可否,只是囑咐馬大元做事應該小心,還要感謝喬峰的營救。

到最後喬峰也不知道,汪劍通到底知不知道馬大元要刺殺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