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元道:“當初你帶船出海,在整個泉州港引起轟動。還從來沒有過這麼大的船,很多搞海上貿易的都留了神。這幾年一直都有人打聽這船的事,只是你一直沒回來,所以還沒有什麼事。但估計你這次回來了,自然就會有人上門。”

黃裳點點頭,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船大看著牛,但好不好用只有到了海里才知道。不是沒人想造這麼大的船,只是造船技術不過關而已。現在有人造出來了,當然還得觀望是不是真的好。萬一一個大浪就能拍散花了,不是空歡喜一場?

黃裳滿載而歸出現在泉州港,自然會引人聞風而動。

黃裳道:“這些事三哥就斟酌著辦吧,我先回延平,向父親大人報平安。”

黃錦元道:“伱快去快回,我這就準備下次出海的事。”

黃裳搖頭道:“這次出海我已經盡了興了,不會再去,也不會再插手你的生意了。”

黃錦元急道:“你不管怎麼能行?這麼大的事,我又沒有經驗。”

黃裳道:“航海的經驗你雖然沒有,但這次海上飄了四年,咱們的水手經驗已經攢足了。至於做生意的經驗,我還不如你呢。看看六哥,他有什麼經驗,還不是說出去闖就出去闖了。再說海上還有六哥照應,開始心裡沒底,小心謹慎也就是了。”

黃錦元頓了頓,道:“既然這樣,我就不攔著你了,不過我還是有事需要你得意見。”

黃裳問道:“什麼事?”

黃錦元道:“對咱們這艘大船感興趣的人不少,其中有一個正是本地的黃氏族人,叫黃慎,和咱們能沾點兒遠親,海上貿易做的很大。他想買咱們的大船,我怕造船技術洩露,所以也沒答應。而因為你一直沒回來,他也在觀望。現在你回來了,估計他會舊事重提,我也把握不好該不該賣給他。”

造船技術是黃裳的,既然有洩露的危險,當然要徵求他的意見。

黃裳道:“技術洩露沒那麼容易,他就算把船拆了也沒法複製出一樣堅固的大船。不考慮這個,到底該不該賣給他,你自己決定。”

聽了黃裳的話,黃錦元頓覺心中有底了,道:“既然這樣,我考慮還是賣給他一艘比較好。都姓黃,往上數幾代又帶著親。再說海上貿易利益巨大,絕不是一個人能獨吞的,獨吞的風險更大。只要造船技術在我們手裡,主動權就在我們手裡。”

黃裳笑道:“你自己決定。”

黃裳離家四年,不可以空手回家,從海外淘回來的物件中,挑了幾樣稀有的,算是對自己老爹的撫慰。再加上金銀,湊了一車,和李滄海上路。

施展輕功,一天可到,加上一掛車,就急不得了,在道上就磨吧。

離開四年,似乎更加繁華了,也可能是海外的落魄讓他更覺得中華的熱鬧,這還真是個美好的時代!

太陽西沉,日已黃昏,黃裳和李滄海正在酒樓裡用飯,興致不差,還要了一壺酒。

李滄海問道:“你怎麼帶這麼多金銀上路?我以為你不會帶這麼俗氣的東西。”

“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