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教的飛速發展,楊逍一直忙得不可開交,謝虎對明教事務一直也都是無私地幫助,關係極為親密,讓自己一直忽略了謝虎其實一直幫助的只是謝遜而已,沒有謝遜,謝虎和明教就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了。

還有其他各個門派,都是隻看謝遜,無視明教。就算是明教內部,又有多少人只認謝遜,而不管其他呢。

謝遜初上光明頂就開始了對明教基層教眾的培養,這些人在奪得天下的過程中,衝鋒陷陣,極為賣力,如今大事已成,他們就變成了天子門生,這些人對明教的歸屬感,遠不如對謝遜的認可。

楊逍看著謝遜,也許從一開始謝遜就已經想好了怎麼利用明教和怎麼限制明教,自己這幫江湖草寇確實太缺乏政治眼光了。

楊逍想清楚了,其他人可還是稀裡糊塗。

楊逍要先考慮自己眼前的處境。如果自己想保住明教,可能就要喪失這次能高居廟堂的機會。

明教之中,除了謝遜,自己的地位是最高的,謝遜卸任,自己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問題是謝遜一旦卸任教主之位,明教於他就不再是助力,而是拖累,他對明教的態度就不再是利用,而是打壓。

想想要被謝遜這樣的人打壓,楊逍就不寒而慄。而且明教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追隨謝遜,有幾人會願意繼續在江湖裡打滾兒。

楊逍加入明教,爭權奪利為的也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可不願意為了所謂的“宗教信仰”而放棄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再說,就算他堅定地想保住明教,他能保得住嗎?

楊逍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當機立斷,上前一步,道:“既然教主不打算再做明教之主了,咱們這些人也都沒有精力再管理明教,我看不如就讓明教解散吧。如今天下已定,百廢待興,咱們這些人也都各司其職,明教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家都愕然地看著楊逍,怎麼說著說著,就把明教說沒了?

周顛脫口而出:“楊左使,沒有明教,哪有咱們的今天,怎麼能……”

沒等他說完,彭瑩玉重重地拉了他一下,示意他閉嘴:“就你智商最低,也就你話最多。”

彭瑩玉也隱隱猜到了謝遜的心思,現在楊逍這麼一說,他也明白過來了。明教已經是過去式了,再說,他的理想是造福百姓,那靠明教很明顯不如靠朝廷,他也不願為了明教斷送眼前的機會。

其他人沒有說話,雖然沒想明白,但知道楊逍這麼說必有原因。

謝遜道:“明教不是我一個人的,剩下的事,你們商量著來。還有一件事要和你們說。”

楊逍道:“教主請講。”

謝遜道:“我剛才說我不想做皇帝也是真心的。我不只要卸任教主之位,我也不會做這個皇帝。我半生操勞,為明教、也為這天下。現在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我想要為我自己活了。我打算讓無忌登基做這個皇帝,希望你們能全心輔佐。”

眾人大驚,多少人為了做皇帝父子、兄弟反目,滅絕人性。你這可是毫無爭議的皇帝,自己就這麼放棄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還有什麼比做皇帝更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他們哪裡知道,謝遜經歷的可不只一世。

所有人都看不懂謝遜,對他的囑託也不知怎麼回答。

楊逍此時心中更加肯定謝遜就是要解散明教。

謝遜是明教教主,可他的兒子謝無忌卻不是明教中人,雖然他一直住在光明頂,可是他身邊也很少有明教的人。

明教教主做皇帝,自己這幫人自然要全力輔佐,而且心服口服,可是現在教主不做皇帝了,換上他不是明教中人的兒子做皇帝,他就擔心自己這幫人心中不服,畢竟教主之位可不是世襲的。

謝遜等自己說了要解散明教這才說要讓自己兒子繼位。

楊逍覺得謝遜有些過於擔憂了。明教中人抱團兒確實能增加話語權,但謝遜也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只要謝遜在,就不會有人有異心,而且也不敢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