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賑濟災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明頂的議事廳裡坐著謝虎、楊逍、劉基、宋濂,還有謝無忌。
楊逍道:“上次大災,咱們準備充分,讓咱們的實力急劇增長,這次又是一次好機會。教主,咱們累積的物資還很充足,完全有能力吸納這些災民,朝廷的實力進一步減弱,咱們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北伐之日也不遠了。”
謝遜道:“好,我不擔心物資。楊兄還會運來一批救災物資,他會去找謝虎,那裡是你的地盤,你親自把關。再強調一遍,如果有人在救災時貪墨,殺無赦、斬立決,絕不姑息。”
雖然還沒奪取政權,但謝遜整頓吏治之心卻從沒有減弱。他給屬下的待遇不可謂不高,但財帛動人心,總會有人貪得無厭。他更不敢把希望寄託在人的道德之上,只能靠制度、靠嚴刑峻法。
劉基想了想,突然開口道:“謝教主,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基不是明教的人,他只是謝無忌的老師,所以在稱呼謝遜職務時,把姓也帶上了。
謝遜看著他道:“劉先生,但說無妨。”
劉基道:“現在確實是個發展我們的好機會,但也是個趁機滅元的好機會。”
謝遜道:“劉先生,還請直說。”
劉基道:“救災本來應該是朝廷的事,但朝廷沒有能力救災,或者根本也沒想救災,咱們救災了確實可以壯大我們,但如果我們不救災,那這麼多的災民,矛頭會指向朝廷,暴亂將不可避免,他們就會攻擊朝廷。咱們還沒有平定南方,正好藉著這個機會,由災民率先起義,咱們隨後把南方的蒙古人徹底消滅。到時候強弱之勢逆轉,咱們將乘勝北伐,天下大局可定。”
眾人聽得都是一驚,這是要拿災民當炮灰,由他們去消耗朝廷的力量,最後自己這幫人出來坐收漁利。那可是幾十萬災民啊,這個讀書人好毒的心思。
謝虎道:“這是幾十萬人,怎麼能說不管就不管?”
劉基道:“我針對的是朝廷。”
謝虎道:“那也不能任由這麼多人餓死。”
劉基也知道自己的計策過於歹毒,和謝虎這樣耿直的江湖人也說不清楚。這種事只有謝遜能做主,所以他只是看向謝遜,不再理會謝虎。
謝虎也急了,對謝遜道:“大哥,不說這幾十萬人的性命,就說在江浙,咱們可是有巨大的產業,這幫餓紅了眼的災民到時候可不會管那麼多,一定是誰有吃的就搶誰,未必就會只針對朝廷。”
謝遜看向劉基。
劉基道:“這個不難,只要咱們派人混入災民之中充當災民,加以引導,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謝虎沒想到劉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麼簡單,道:“可是我們吸納了這些災民加以訓練,一樣是增強我們的實力。”
劉基道:“救濟災民確實可以從人數上壯大我們,但那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要想等他們形成戰力,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再說,就算救了這些災民,也未必人人願意跟著咱們造反,人家要是想過安穩日子,你還能抓壯丁嗎?但要是不救災,那這些人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造反,否則就要餓死。而這樣一群人就算沒有經過訓練,戰鬥力也是非常可怕的。而等到朝廷消滅了這些災民,朝廷自己也慘了。這樣既節省了財物,又節省了時間,保留了最強的戰鬥力。就算最後朝廷沒有能力消滅這些災民,到時候也必然兩敗俱傷,咱們精兵一出,天下太平。”
楊逍看著劉基也露出了異樣的神情。江湖中人,無論多麼殘忍、嗜血,也殺不了這麼多人。這個讀書人只是幾句話,謝遜一旦採納,這門多人的命運就被定死了。
謝遜沉吟片刻,這條計策談不上多高明,但絕對狠毒。又不可否認,這是一條把利益最大化的計策。
謝遜看了看謝無忌。謝無忌面露驚容,目光緊緊地盯著謝遜。
謝遜搖頭道:“不能採用這個計策,全力救災。”
謝虎全身一鬆,怒目瞪了劉基一眼。
劉基面色不變,心中也鬆了一口氣。出這種計策,他心中也很不忍。但身為謀士,他有責任為謝遜出謀劃策,至於用不用,那就是謝遜的事兒了。既然謝遜否決了,他就不再多言。
謝遜對劉基道:“劉先生,你的計策不是不好,但我們不能採用。我們反元的目的,就是解救在蒙元暴政下痛苦的漢民族。每一次異族入主中原,起因都是我們自相殘殺,國力衰敗,他們趁虛而入。我們每一個族人都是珍貴的,這些任人擺佈的草民是我們的基礎,沒有他們,我們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劉基抱拳道:“受教了。”
楊逍跟隨謝遜多年,瞭解謝遜對待平民的一貫政策,所以謝遜的選擇他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