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少林三渡(第1/2頁)
章節報錯
韋一笑心中更驚,一直以為謝遜的武功是比自己高,甚至比光明左右使者、白眉鷹王都高,可從沒想過要拿他和陽教主比較。現在看來,謝遜的武功是能和陽教主相提並論的。只怕就算是殷天正這個結義大哥都沒弄清楚謝遜的真正實力。
韋一笑心中開始不停的轉動,該考慮以後和謝遜的關係該怎麼處理了。
三人到達江南白蓮教的總部和明教的眾人匯合。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帶點兒傷,看教主到了,臉色穩了下來,算是有了主心骨。
彭瑩玉面露慚色,道:“辜負了教主的信任,把白蓮教弄到了這個地步。”
陽頂天道:“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我只想知道對手究竟是不是少林派的?”
彭瑩玉不知道還有金剛門這個插曲,道:“是少林派的,來了兩個空字輩的和尚,有一個叫空性的和尚在江湖上有一號,是少林空字輩裡的傑出弟子,要不是鷹王在此,我們都完了。教主你來了,他們估計也還會有高手前來。”
謝遜聽到這裡,知道這次的衝突的對手就是正宗的嵩山少林寺。
陽頂天下意識地看向謝遜,可能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現在很重視謝遜的意見。
上次謝遜講金剛門的事,也是靠猜測,根本就沒有證據,不知這次他是什麼看法。
謝遜看教主看向自己,知道他想問自己的意見,就直接開口道:“這次我們的對手應該就是正宗的少林派。我認為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次衝突,都要立刻結束。少林派實力雄厚,高手如雲,我們鬥下去沒有任何好處。”
陽頂天又看向眾人,殷天正皺眉道:“難道還要我們明教認輸不成?陽教主天下無敵,要認輸也是他們認輸。”
眾人也都點頭。
韋一笑卻沒有附和他們,他心裡清楚謝遜的武功不弱於陽教主,他贊成和談絕不是因為懼怕,一定有他的理由。
謝遜不再言語,這就是江湖人的眼界,只會好勇鬥狠,缺乏戰略眼光,最喜歡頭腦一熱,不計後果,就是不知道陽頂天這個領導能不能冷靜對待。
謝遜並不擔心少林派。以少林派一貫的尿性,絕不會幹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謝遜一直認為少林派是政治上最成熟的門派,能屹立千年當然是因為他們實力雄厚,可是靈活的外交藝術,才是他們一直是江湖第一的原因。
陽頂天從內心上是贊成和少林和解的,他身為教主自然要從全域性考慮,謝遜的建議明顯要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格局。可是如果示弱會不會被手下認為自己軟弱,而且謝遜提出這個建議又有沒有想打擊自己威信的目的?
沒有謝遜時,他不會這麼想,自己在明教擁有絕對權威,他可以力排眾議卻不必擔心反彈。可是自打發現謝遜的實力直追自己,甚至有可能超過自己時,他的想法就開始變得複雜,什麼事都不敢再簡單粗暴地解決。
陽頂天沉默不語,謝遜也不再多言。
謝遜也一直奉行低調行事,真實年齡都一百多歲了,可以說已經活成了一個老妖精。而且自己對《倚天》的世界又熟悉無比,自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事就看陽頂天自己的了。
可是謝遜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為了跟上陽頂天,急於趕路,隨便伸了一下手,就引起了陽頂天這麼大的忌憚。
也不怪謝遜疏忽,陽頂天在原著中出現一直形象都很正面。根據書中的描述,陽頂天能力出眾,才華橫溢,是個絕頂高手,胸襟廣闊,眾手下無不臣服,他只是死的有些窩囊。
在原著劇情開始時,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都已經是江湖上中流砥柱式的人物,一提起陽教主,都發自內心的敬仰,都認為自己遠遠不及陽教主。
所以謝遜從來沒想過要防範陽頂天,在趕路時不經意間露了一手。
其實無論陽頂天外表多麼風光無限,說到底他還只是個“人”,而不是個“聖人”。
陽頂天道:“好了,都下去休息吧,我自有分寸。”
謝遜也跟著眾人起身告退。
陽頂天看著謝遜的背影,心中嘀咕:“謝遜武功、眼界要高出其他人很多,即使是自己親自培養的左右光明使者都遠遠不及,可又處處不顯山不露水。入教這麼長時間,只有和範遙比試時算是出了一個小風頭,可明顯沒有盡全力,給範遙留了面子。一個武功這麼高的年輕人,這麼隱忍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會不會要危害明教?從目前來看,謝遜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利於明教,是不是有更大的圖謀呢?如果是為了爭奪教主之位,為什麼不充分表現自己呢?”
陽頂天現在琢磨謝遜的時間都比琢磨和少林矛盾的時間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