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並步挺胸,頷首收腹,擺出了八極拳的起手式。

謝遜沒有動用九陽真氣,而是用混元功催動內家拳。

不是謝遜看不起楊守,而是習慣性地留一手,不到危急時刻,絕不暴露自己全部的底牌。

謝遜也知道楊守不會先出手,當下並不客氣,抱拳彈腿,一步就來到了楊守跟前,拳到、腿到。

楊守身法極快,一個轉身就來到了謝遜身後。

謝遜從沒見過這麼快的身法,但心中並不驚慌,直接使出“貼身靠”撞了過去。

楊守沒想到謝遜應變這麼快,這一撞之力甚大,無法硬接,再次轉身,躲過這一撞,自己的拳也到了。

謝遜知道自己的拳法在這個世界算不得精妙,但勝在凌厲,當下更不猶豫,將自己的拳法,無論哪門,是傾瀉而出。

楊守拳法之精妙遠在謝遜之上,但虛招太多,少了些硬碰硬的勇氣。不過楊守畢竟功力要比謝遜深厚,全程壓著謝遜打。

謝遜的拳術深入骨髓,信手拈來,形意、八級、詠春、通臂。

楊過和楊再天在旁邊看得暗暗稱奇,這麼短的時間,連換了幾路拳法,每一種拳法的精意又各不相同。他們都是行家,就算不知道這些拳法的名字,但也能看出這不是一種拳法,難道這都是他自創?

二人出手迅捷,轉眼間五百餘招已過。楊守自知要勝謝遜,不免要兩敗俱傷,所以及時抽身,停在了圈外。

楊守又恢復了以往的笑容,道:“謝兄弟好功夫,我如果不是仗著虛長几年,怕是要招架不住了。”

謝遜抱拳,心悅誠服道:“楊兄客氣了,要不是楊兄手下留情,我是非死即傷啊。”

楊過問道:“我看你應該用了幾路不同的拳法,都是你自創嗎?”

謝遜道:“是啊,我的拳腳功夫都是自創,我師父只傳授我混元功,我覺得內功是基礎,沒有深厚得內功,再好的拳法也發揮不出威力,所以就在內功上下大力氣,師父也講了很多外功,但我卻沒有苦練過。”

楊過點頭道:“好的外功能短時間提升實力,卻無法長久,而好的內功,開始進境雖慢,但會越來越快,你這個年紀能有這份見識,並且能穩住內心,很難得。”

謝遜道:“前輩過獎了。”

謝遜留在了楊莊,先敲定了生意,謝遜出技術,佔一層利,算是給“神鵰大俠”個面子。

楊守覺得這樣,自己便宜就佔大了,只是不允。

謝遜道:“楊兄,我呢目前還不需要太多的錢,你給我再多也用不上,以後有需要,我也不會客氣,自然會和楊兄開口。再說天下將亂未亂,風雨欲來,到時候咱們少不了還要交流。”

楊守不屑於與江湖人為伍,可更不願出仕為官。他也不忿朝廷的腐敗,自己雖沒有揭竿而起的想法,但如果有人這麼做,他還是支援的,所以開口道:“好,謝兄弟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

生意談妥了,兩個人就開始論武,說得興起,就過幾招。

楊過和小龍女也一直呆在楊莊,沒有回古墓。

楊過看著二人練武,也經常出言指點。尤其是輕功,謝遜可以說得到了古墓派的真傳,再加上武當梯雲縱,自己輕功方面的短板得到了最有力的提升,一躍成為自己的強項。

謝遜在楊莊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也終於到了告別之日。

楊守還想再挽留,可是也知道謝遜不能繼續呆下去了,只要出言叮囑:“謝兄弟,山高路遠,一路保重。有什麼需要我的,儘管開口,咱們兄弟有機會再相聚。”

謝遜道:“楊兄保重。”

謝遜帶著謝虎離開楊莊,一路東行。已經多年不見成昆,謝遜就順路又拜訪了一下師門。他沒有帶著謝虎上門,而是讓謝虎留在客棧,他獨自一人上門看望成昆。

成昆的師門不是很大,人也不是很多,武功卻都不低,成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成昆突然見到謝遜也很高興,這個弟子天賦高,又勤奮,更難的是心性沉穩,對武學有獨到的見解,專攻《混元功》,心無旁騖,年輕人能做到這點的,少之又少。

謝遜上前拜倒,道:“師父別來無恙。”

成昆摻起了謝遜,道:“遜兒,你怎麼到為師這裡來了?你都出師好幾年了,我怎麼在江湖上從沒聽過你的名字?當時你那麼急著出門,到頭來還是沒闖出什麼名頭,這可不是你的性格。”說罷,自己先笑了起來。

他對謝遜還是很瞭解的,一定是有什麼事,否則不能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