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一出手就制住了白猿,小猴子們頓時都驚了,不明白一直都很和善的謝遜為什麼突然發難。

小猴子們不敢圍上來,都驚恐地看著謝遜。

謝遜制住白猿後,伸手拍了拍它的腹部,又指了指自己。

如果它能明白自己的意思,配合自己,就為他取出腹中之物,治好它的傷;,如果它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那不得已就得擊暈、甚至殺了它,再取出經書。

好在白猿通靈,立刻就明白了謝遜要為他治傷,躺在那裡一動不動。

謝遜仔細觀察了一下白猿的腹部,觸手堅硬,四四方方的一塊隆起,上面已生惡瘡,散發著臭氣,四周被針線縫合。

謝遜最早在現代可是個外科醫生,這點小傷對他來說是輕而易舉。

他先用隨身的小刀拆除縫線,割開面板,取出其中的油布包,清除腹部的爛肉,清洗過後,以魚骨為針,在自己的衣服上抽線,又為它縫上了肚皮。

白猿疼得一身大汗,卻並不亂動。身為外科醫生的謝遜,很喜歡這種配合的患者。雖然已經得到了經書,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多年不行醫的他,也很手癢,還是不厭其煩地為它治傷。

縫合完畢後,白猿已經癱在了地上。謝遜伸手拿下兩個桃子,放在了白猿的嘴邊,給它補充能量,又捉了兩條白魚,烤熟後,遞給白猿。

做完了這一切,謝遜才坐了下來,開啟油布包。

裡邊是四本薄薄的經書,封面上的字彎彎曲曲,猛地一看,像是藏文。

謝遜曾前往XZ密宗求學,精通藏文,這仔細一看,又都不認識,應該就是梵文《楞伽經》了。

開啟第一本經書,怪異的梵文中間是漢字書寫的運氣法門。

謝遜修習內功已有數年,可不是個門外漢,書中神功雖然玄妙,但都能看懂。

謝遜就在這山谷中留了下來,專心修煉這九陽神功。

寒來暑往,秋去冬藏,謝遜結合混元功和密宗瑜伽術,加上自己天賦異稟,用了四年的時間,修煉完了四本《九陽真經》,剩下的就要靠時間慢慢打磨,以求日益精深了。

謝遜琢磨著怎麼處理經書:帶在身邊,要時常惦記,懷揣寶物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毀了它,又覺可惜,九陽神功倒沒什麼,自己已經學會了,可是梵文的《楞伽經》卻是達摩東渡時所攜的原書,價值連城,這要是能拿出去拍賣,價值要超過九陽神功;還給少林寺,謝遜對這個門派缺乏好感,不想將九陽神功交給他們。最後他學習張無忌,將經書埋在了山谷中。

出得山谷的謝遜,已經二十歲了,身形比四年前更加高大,狼牙棒在他手裡也更加般配。功力大進的謝遜自信已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了,雖然達不到張三丰、陽頂天以及在乾坤一氣袋中神功大成的張無忌那種水平,但已經超過原著中的自己了。

做了五年野人,連江湖在哪都沒找到,家中也沒有他的音信,想起父母,覺得實在有些不孝。

在戰國的那些年,也沒有父母在堂,行事無牽無掛,最後又沒有兒孫,也就從沒有享受過天倫之樂。

來到這裡,父母都建在,雖然只是普通人家,但對謝遜的慈愛卻是無微不至。可是自己滿腦子都是絕世武功,醉心練武,心向江湖。現在武功有成,驀然回首,覺得對父母疏忽了很多,對於三世為人的自己,是大大的不該。

這五年來,雖然沒有仗劍江湖的快意,但得了一部絕世武功,收穫巨大,自己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行走江湖,還是先回家報平安吧。

謝遜下山時,順手獵了一隻熊,回家需要盤纏,自己久在山中,哪需要金銀。

而且此時的形象實在有些野蠻:身高接近六尺(195厘米以上),極為雄壯,滿頭亂髮,鬍子也不修理,五年前的衣服破爛、瘦小,外面又圍著獸皮,提著一個八尺長的大棒子,扛著一隻五百斤的大熊,往集市上一站,極為醒目。

謝遜找了一塊空地將熊放下,卻不會叫賣。

謝遜經歷雖然豐富,也當過富商巨賈,但還真沒幹過第一線的售貨員的活兒,既無從下口,又有些羞於啟齒。

好在熊一身是寶,皮、肉、膽、骨都不缺賣家。

可是如果分開買,可能會好賣一些,這一整隻,能全買下的人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