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靠近營地後,他們終於發現了營地裡空無一人,營門口的幾根火把,剛能把他們照出模糊的輪廓。

其中一匹馬上之人,揮臂高呼:“有埋伏!撤!”

項少龍弓箭上弦,一直在尋找馬賊的首領,沒有光亮,很難找到,這時看到有人揮臂出聲,就知道,這就是他要找的灰鬍。沒二話,一箭射向灰鬍。

灰鬍應聲栽落馬下。這一箭就像一支發令槍,所有侍衛手中的弩箭像不要錢似的,鋪天蓋地射向了馬賊。

項少龍的指示是:箭不射完,不要近戰。光線太暗,容易造成自己人的誤傷,如果箭都射完了,他們還不逃散,那再短兵相接不遲。

本來黑暗就讓人恐懼,首領又第一時間被撂倒,對於未知的敵人,根本就沒想反擊,一陣慌亂,四下奔逃。

項少龍根本就不追擊,灰鬍已死,這股馬賊就已經不足為慮了,何況其中還有烏家的臥底,讓烏家輔助這個臥底,看能不能趁著灰鬍剛死,接手這股馬賊,以後說不定還能有用處。

項少龍一路之上還能感覺到被人監視,可再也沒有人向他們出手。

這次倒是有兩個老朋友齊聚HD——魏國龍陽君、楚國李園。只是不知道灰鬍襲擊自己龍陽君知道不,不過項少龍不打算追究,沒有意義。如果形勢允許攻打魏國,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出兵,如果不適合和魏國開戰,有天大的理由也得憋著。

齊國來的是相國後勝,燕國來的是相國將渠。

這將渠當年極力反對燕王喜出兵攻趙,可是燕王喜不聽,導致兵敗,國都被圍,不得已拜親趙的將渠為相,出面求和。這場燕趙之戰剛結束一年,此次弔唁趙王,就又派了他來。

本來趙國的太子在秦國為人質,應該回國繼位,可是在趙穆、郭開的幫助下,公子趙偃繼位,就是歷史上的趙悼襄王。

項少龍先覲見了新趙王。

當年項少龍刀劈連晉時,這新趙王也在場,親眼目睹了項少龍當年的英姿,隨後因為出自烏家沒得到重用,轉眼就和烏家叛趙赴秦,當時整個趙國震怒。可是,隨著項少龍威名日盛,權勢日增,這份惱怒已經變成了擔憂。

尤其聽說項少龍此行入趙就被襲擊,新趙王大為驚慌,深怕項少龍遷怒趙國,見到項少龍時,態度極為和藹。

新趙王身材修長,容貌俊美,笑容和善,只是略顯瘦弱。

項少龍也終於看到了戰國名將李牧和廉頗。

廉頗五十歲許,身材不高,但極為壯碩,面上難掩風霜之色,不怒自威。

李牧四十餘歲,身材高瘦,比項少龍也只是矮了兩寸,相貌威嚴,有種軍人特有的英朗。

新趙王問道:“聽說項將軍被人襲擊,可有線索,是何人所為?”

項少龍道:“不清楚,夜色漆黑,什麼都看不清,而且賊首伏誅,賊人就只顧逃命了,我沒有繼續追擊。想殺我的人很多,我也沒興趣繼續查下去。”

新趙王道:“賊人在我大趙境內襲擊將軍,明顯是想嫁禍我大趙,希望項將軍明察,不要中了奸人的詭計。”話語間透露著一股示弱。

項少龍道:“大王放心,我是不會上當的。”

新趙王聽項少龍不欲藉機對趙用兵,放心不少,對趙穆道:“鉅鹿侯,我大趙境內容不得這樣的賊人放肆,寡人命你立刻部署圍剿,斷不能再出同樣的事。”

趙穆領命道:“是,大王。”

李牧和廉頗打量著項少龍,暗歎:“如此人才,卻不能為我大趙所用,可惜、可嘆。”

尤其李牧對項少龍非常有興趣。

李牧以殲滅匈奴十萬兵馬而聞名於世,世人皆以李牧為當世第一名將。可他勝匈奴靠的是誘敵深入,斬敵於己方境內,靠的依舊是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