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備好客房,將三人留在了將軍府。

夜深人靜後,項少龍單獨去見龍陽君。

靜謐的夜晚,和龍陽君這個美男共處一室,還真是有點兒彆扭。

燭光下的龍陽君,更顯妖豔。

項少龍輕咳了一聲,問道:“君上有什麼事要單獨說?”

龍陽君道:“大王讓奴家這次來見將軍,一是為將軍賀喜,而是想和將軍研究一起伐韓之事。”

項少龍一驚,暗想:“自己當初在魏王心中埋下的種子,終於要發芽、結果了。”

問道:“大王想怎麼辦?”

龍陽君道:“大王同意與秦國同時伐韓,可是具體的細節,還需要與將軍斟酌。”

項少龍道:“此事待我稟告大王后,再與君上細談。”

轉過天來,項少龍連忙入宮覲見秦王。

秦王笑道:“少龍新婚,這麼急著進宮,何事啊?”

項少龍道:“大王,魏王有意聯合我大秦一起伐韓。”

秦王大喜,道:“就是上次少龍去大梁和魏王提的滅韓之策?魏王真的動心了?”

項少龍道:“不錯,魏王到底還是沒有抵住土地的誘惑。”

秦王問道:“少龍覺得其他各國會有什麼反應?我們應該怎麼做?”

項少龍道:“小小韓國,彈丸之地,只要秦、魏準備妥當,滅國只在彈指之間。等其他各國反應過來,再想救援已經晚了。”

魏王道:“不會再次促成他們的合縱?”

項少龍道:“此次不是隻面對我大秦,還有魏國。本來信陵君能有此威望,可是魏國本就深陷其中。信陵君又一直希望透過聯姻促使三晉合一,必不會贊同魏王滅韓。再者前次信陵君被魏王自前線召回,二人關係已不可挽回,到時候韓國已滅,其它四國誰還能真的為他報仇,血拼秦、魏兩國嗎?口頭上的抗議又有什麼用。此時楚國李園正在我的府上,我打算像對龍陽君一樣,將紙張在楚國的生意與他合作。他現在親妹是王后,勢力大漲,急於擺脫春申君,我們就給他加把火,讓他早點兒有能力和春申君平起平坐。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權臣還能穩定,當有兩個權臣的時候,只是內耗就能拖垮他們。趙國晶王后就是韓人,我打算秘密前往趙國,從內部瓦解趙國的勢力。燕國剛敗給趙國沒多久,再者本身實力不濟,不提也罷。齊國國力雖強,但地勢偏遠,力有不逮,更沒有獨立抗秦的能力,到時候韓滅已成定局,他口頭譴責幾句,也無關痛癢。”

秦王問道:“少龍已經有計劃了嗎?”

項少龍道:“具體還沒有,但大體原則就是讓他們內部產生勢均力敵的勢力,不能一家獨大,用不停地內鬥,耗盡國力。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從內部瓦解他們,時機成熟再用兵,可以減少我們的損失,增加勝率。最好能讓他們各國之間再起戰事,此次拉著魏國滅韓,就是分化東方諸國。”

秦王讚道:“少龍好計謀,一味用兵確實勝算不高,還可能促使他們聯合,分化他們,逐步蠶食,確實是上策。這件事就交給少龍全權處理吧。”

項少龍回府後立刻和龍陽君商量出兵事宜。這次滅國戰爭,最重要的就是快,要在其他諸國有反應前,徹底擊潰韓國,所以不在乎出兵早晚,但一定要準備充分。

項少龍又找到李園,提出想讓他代理楚國的紙張生意。李園大喜過望,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對於他擺脫春申君,增強實力有大幫助。

李園邀請紀嫣然同去楚國,紀嫣然不肯,李園也顧不了她了,趕快獨自回到楚國部署。什麼也比不上自己的權勢重要,有了權勢,美女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何況這紀嫣然雖然才名傳遍天下,可是對自己不怎麼感冒,自己也沒時間浪費在她身上。

項少龍安排好一切,就再次覲見秦王,安排軍隊調動。

秦王問道:“少龍有何建議?”

項少龍道:“具體調動需要與各位重臣商議。我建議把王翦調回來,同時我想帶著太子去。”

秦王一驚,問道:“戰爭兇險,而且條件艱苦,太子年幼,怕不合適吧?”

項少龍道:“太子九歲就敢和我去守城,抵擋燕軍,是見過戰爭的。而且我軍優勢明顯,他又不用衝鋒陷陣,不會有什麼危險,條件是艱苦,可是身為太子,身負重任,如果連這點苦都受不了,將來怎麼代領這個國家?不只是太子,王翦的兒子王賁、蒙驁的孫子蒙恬,他們和太子年齡差不多,我都想帶上。他們出身將門,將來也必是我大秦虎將,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將成為未來統一大業的骨幹,早點兒讓他們接觸戰事,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