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才女嫣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王聽項少龍這麼說,大吃一驚,問道:“少龍這是何意?是有人要暗害寡人嗎?你是說呂相國?”
他知道呂不韋膽大包天,最近也確有不和,可畢竟多年感情,他沒想過呂不韋會害他。
項少龍道:“我沒有說任何人,我只是希望大王保重。小心無大錯,何況大王身系社稷,不可不小心。”
秦王知道項少龍不可能指名道姓的說誰會害自己,但提醒自己已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忠君愛國之意溢於言表。
想到傳言,自己的父親安國君就是被呂不韋害死,他未必無膽害自己。
秦王道:“寡人會多加小心的。少龍就以左相之職出使魏國。”
項少龍道:“那我以後就不能回北疆了。”
秦王道:“北疆已平穩,有王翦在就夠了,咸陽更需要少龍。”
項少龍想了想,叩謝道:“謝大王。”
項少龍任左相之職立刻傳遍朝野,呂不韋不爽左相之位落於項少龍之手。可當此危難之際,項少龍挺身而出,自己也實在不好說什麼,希望他此去魏國,能死在那裡。
項少龍帶上增太子及百名侍衛,隨著龍陽君前往魏國。
項少龍騎上赤兔寶馬,雪飲刀、方天畫戟、射日寶弓齊上陣,百名侍衛也是騎著高頭大馬,揹著弓箭,挎著長刀,雖是百人,卻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感覺。
龍陽君看得心驚膽戰,暗想:“項少龍三年來戰績傳遍天下,看這雄壯之師,再戰下去,也未必是秦人的對手。有項少龍在,這秦軍真的能縱橫天下了。”
項少龍無論對誰都態度和善,一路之上,與龍陽君和增太子都相談甚歡,還贈了二人不少禮物,得到二人的好感。
不到十日,就到了大梁。龍陽君早以快馬向魏王報告增太子獲救及項少龍出使的始末,魏王也想見一見這被龍陽君推崇的大秦左相兼大將軍。
魏王鄭重其事的接見項少龍。畢竟是強秦的左相兼大將軍,身份非同小可。他心中雖然對信陵君顧慮重重,但也不能在外人面前表露出來。
大殿之上,文武分列兩旁,魏王端坐在王位上,看著項少龍進殿,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心中也暗暗喝彩:“好一個大將軍!”
口中卻不能露怯,道:“項將軍,秦國擅自挑起戰端,如今兵敗又想求和,我聯軍大軍壓境,豈是你們想停就能停的?”
項少龍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挑撥是非,但相信龍陽君已經和魏王交流過,自己就不必再拿信陵君說事兒了,只是道:“大王,只是因聯軍來得突然,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才有此敗。但以大秦的實力,不說其它,只說我北疆橫掃草原的七萬騎兵,不敢說天下無敵,但確實難有敵手。只是戰爭打到此時,已沒了進行下去的必要了,聯軍滅不了大秦,我大秦也滅不了聯軍,徒增損失罷了,到時候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所以我們釋放增太子,以示誠意,也請大王三思。”
魏王雖然沒有當場答應,但項少龍並不著急。所有人都知道,真正能使戰爭停下來的原因只能是魏王對信陵君的猜忌之心,甚至對停戰的需求比秦國還要迫切。
信陵君勝了,滅不了秦國,卻能將自己踢下王位,甚至要了自己的命。如今秦國把增太子送了回來,給了個臺階,自己順坡下驢,召回信陵君。沒了信陵君,五國聯軍就會瓦解,這也正是自己忌憚信陵君的原因,在東方六國,信陵君的威望太高,遠勝自己。
項少龍相信魏王一定會召回信陵君。這次出使魏國必能成功,不是因為自己手腕高超、辯才無礙,而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自私自利。
無論是魏王,還是龍陽君,保住自己的權勢勝過一切。自己不多說,自有龍陽君這樣的人會去說服魏王。
在大梁的日子倒也輕鬆,龍陽君成了秦國的生意夥伴,對項少龍熱情款待,項少龍也不急著回秦國,拜訪了一些魏國的權貴。
只是召回信陵君還不夠,自己想要信陵君永不被任用。
項少龍又重金賄賂了當初被朱亥擊殺、被搶虎符的晉鄙的門客,給魏王進讒言,讓信陵君沒有再起的機會。
大梁就是今天的HEN省KF市,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動過城市中軸線的都城,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虧有“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美譽。徜徉在這古香古色的繁華街道上,感受著這個時代獨有的古典氣息,項少龍一陣恍惚,他已經忘了自己是個現代人,真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了。
龍陽君道:“今日咱們去拜訪這大梁城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雅湖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