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風說道:“走吧以後注意,別再被它纏住,下回可沒人來救你。”

陳春風扔下樹枝,往前方走去,走了一程他又要在掐訣唸咒,準備駕雲飛回洹水城,這時從他身後飛來一隻金雕,落在陳春風腳旁。

陳春風見到這怪異的請況,又停下咒語,說道:“你還不逃命找我有什麼事嗎?”

金雕點了幾下頭用帶鉤的嘴,咬住陳春風的衣服下襬,拉了拉。

陳春風說道:“有事呀?前邊飛我跟著,這隻金雕,好像是聽懂了他的話,展翅搖翎往前飛去,陳春風駕雲在後面跟隨,那金雕還會時不時地回過頭來觀看,生怕陳春風沒有跟上它。

這一飛的距離還真的不近,少說也有三百多里。只金雕最後就停在了一個山頭,這個山頭四面是峭壁,孤突突的一座山頭,這隻金雕站在這山頭上,朝著一個方向鳴叫不止。

陳春風順著方向看去,原來在對面的峭壁上有一個洞口,這洞口距離地面百丈,距離山頂也有十幾丈高,三尺大小一個四方形的洞口,在洞口前面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不大,約麼一丈多兩丈不足,洞口黑乎乎的不知裡面有什麼?

陳春風說道:“你是讓我進洞去嗎?”

金雕一聲長鳴,對著陳春風點了幾下頭金雕飛走了。

金雕這明顯是報恩的舉動,陳春風也沒多想,一縱身就站到了山腰的石臺之上,這個四方形的洞口很規則,站在洞口可以聞到洞內傳來一陣陣清香。

陳春風慢慢走進去,裡面是個石室在洞口處,懸掛著鐵鏈,吊著一隻乾瘦的猴子。鐵鏈穿過它的兩個琵琶骨,用一個鎖頭鎖著,這隻猴子奇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頭兩側,每一面都長著三隻耳朵。

猴子的四肢上面都是傷疤痕,看模樣吊在哪裡像是死了,在這被吊著的小猴子後面,中間是個煉丹的銅爐,靠牆一個蒲團,上面一具骸骨,看衣服的式樣,應該是個方士,另一面一張短几,上面放著幾個小碗和一個小木箱子。

陳春風繞過被吊著的小猴,走進洞裡面,看看骸骨,身上除了衣服外,什麼也沒有,又走到短几旁,上面的小碗都是空的,開啟小木箱,裡面放著一些金子,一把短劍,一個小玉瓶,和一把鑲嵌寶石鑰匙。

陳春風看了看鑰匙,想起了被吊在洞頂的小猴,拿起了鑰匙,走小猴跟前把鎖住小猴的鎖頭大開了,鎖鏈也順著它兩個琵琶骨,滑了出來,小猴掉落。

陳春風眼疾手快,接住小猴的屍體,生怕把這死去的小猴的屍體,再摔壞了。

陳春風輕輕的把小猴放在地上。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只見眼前,銀光一閃掛在洞頂的鐵鏈,手中鑰匙喝鎖頭都開始變小。閃光旋轉最後變成了一條一個銀色手鍊戴在他的左手手腕上,陳春風看著手腕上的手鍊,感到有一陣好奇。

還沒等陳春風反應過來,故變再起陳春風就看見在地上死去的小猴,它的六隻耳朵抖動,發光,它被洞穿的琵琶骨,在一陣白色的光閃過之後,癒合的完好如初,小猴身上的疤痕也不見了,看到這神奇的一幕。

陳春風心想:“自己不會救下的是六耳獼猴吧?”正在他納悶的時候,這小猴,速度如電。一下子跳到方士的骸骨上面,一陣跳躍,把完整骷髏踩得粉碎,碎裂的骨骼迸濺到山洞地面到處都是。然後這小猴吱吱吱的叫了幾聲,往洞口逃去,當它出洞的時候,還回過頭了一眼陳春風,看陳春風有沒有來追自己,又好像是在看這個把自己放下來的恩人長什麼模樣。

小猴逃出山洞之後只聽見洞外一陣風颳起,六耳小猴,不見了蹤跡。這一切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有些快。

回過神來的陳春風看著這地上碎裂的骸骨,又看看自己手腕上的銀色手鍊,苦笑著搖了搖頭,右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圈,捲起一陣法力,把散落在洞裡面的骨頭都捲到的蒲團之上。

陳春風又在洞中尋找清香的味道是從那來的,眼前只有丹爐,這青銅的丹爐上刻畫著,五行,八卦,十二元辰,二十八宿,伸手一摸丹爐上溫,陳春風就感到驚訝不已,這煉丹的人已經成了骷髏,六耳獼猴在這也不知道吊了多少歲月,這丹爐還保留有一絲溫度,這說明什麼?

這隻能說明這丹爐是個寶物,要不就是丹爐裡面煉製成的丹藥不一般,陳春風走到短几旁從小木箱裡面拿出了那個小玉瓶開啟蓋子往裡面看,這只是個空的玉瓶,想必是這煉丹之人事先準備好的裝丹的瓶子。

看了看洞口,陳春風把小木箱裡面的金銀,和短刀,都倒在短几上。用小木箱子,把蒲團上的一堆骨頭裝了進去,把一個蒲團擋住洞口,看著還有些縫隙,又把短几也擋在的洞口,又看了看還個人可以勉強爬過去的空隙,看看這洞裡面沒有什麼可以擋住著縫隙的東西了。

陳春風,靈機一動,把粉玲瓏放了出來當做物品一樣塞住了洞口。

別說嚴絲合縫,還正合適。

做完這些陳春風拿著玉瓶走到丹爐旁伸手揭開了丹爐的蓋子,只見在丹爐裡面一顆效拇指大小的白色的丹藥,懸浮在丹爐裡面一動不動,洞裡面清香的味道,就是從這丹藥上散發出來的,陳春風用小玉瓶和小玉瓶的蓋子一起把這可白色的丹藥裝了進去,蓋好玉瓶的蓋子。

陳春風就把這裝有丹藥的玉瓶揣進了自己懷裡,蓋上丹爐的蓋子,他長出了一口氣,自己想著這丹藥產生靈性逃走的事沒有發生。

陳春風看著被自己當作物品塞在洞口的粉玲瓏正在發呆。

陳春風呵呵一笑說道:“過來過來。”帶著面具,看不出是個骷髏模樣的粉玲瓏費勁的把自己從洞口挪出來,走到陳春風身旁,陳春風彎腰蹲下,撿起一把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