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議定,

符道傳世之事,便開始迅速鋪排開去。

顧衛道早就準備好的《符道》一書,首先在白鹿書院傳開。

白鹿書院並未著重強調,但依然將其作為修行之法傳授。

傳授並非全靠書冊,還有李長安的修行虛影。

而白鹿書院的眾多文士,初時還以為只是類似於武道,或者文法一般的法門。

可是當看完境界介紹描述之後,都不禁愣住了。

“這不是與文道並行不悖的修行法門,而是和文道徹底決裂開來的修行之路。”

“書院這是什麼意思?”

“武道和文道並行不悖,可是這符道,卻明顯和文道無法共存。”

“修煉符道,就好似將文道和武道放到一起修行,所有修行都要從頭開始。”

“書院說可以允許修煉符道的人,暫時退守震天府城,不進入戰場。”

符道的修行之法,雖然白鹿書院並未明說,只是將其宣揚成了提升戰力的功法。

可只要是有一定眼力的文士,都能看得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一旦修煉符道,文道必然修煉不了。

這不是能不能同修的問題,而是符道天然搶佔符道的修行之路。

符道的每一層境界,實際上都將文道的路堵死了。

而且是將文道吃幹抹淨,全部納入符道的修行體系當中。

根本不存在二者並存的道理。

“不過這符道的確有其厲害之處。”

“修行起來,短板極少,再也不需要擔心肉身體魄孱弱的問題了。”

“並且即便修煉符道,也不是完全從零開始,文道和武道,都可以成為其成長的養料。”

“書院雖沒有明說要強行轉修符道,但意思應該已經很明顯了。”

有些書院文士,終於忍不住動起了念頭。

這些文士都是文道天賦一般的人,時至如今,也依然停留在七品左右的境界。

看到符道的描述,都想搏一搏。

畢竟要是繼續在文道上浪費時間,在面對如今的危險時局,當真是力有不逮。

活下來的機會著實渺茫。

倒不如試試這符道之法,究竟是不是真如描述中所言的那樣,擁有脫胎換骨的力量。

可是當他們看到傳道虛影的第一眼,就震驚地發現,那符道之祖,竟然是他們的文脈脈主——李長安!

這樣的發現,大大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疇。

文脈脈主,竟然開創了符道。

這是幾個意思?

符道不是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