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司批閱考卷,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

雖然中途出現過各種波折,但從各地收攏上來的考卷數量超過五十萬份,已經大大超出眾人的預期。

李長安每天都會坐在院子裡,翻著手裡的《君子境神通概覽》。

供銷司的其他人,則在迅速批閱考卷。

每天的時間都很緊張。

這還只是批閱考卷,後續還需要分配官位,集中訓誡。

哪怕他們都是文士,而且品階都不低,但也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才行。

而在外面。

隨之時間的推移,文武百官以及各地參加考核的人,全都在等待供銷司衙門公佈出來的訊息。

尤其是朝堂上的重臣,更是每天都派人守在供銷司衙門附近,一有訊息就立刻回報。

“那李長安竟然真的把考核進行下去了,雖然有諸多不足,但這只是第一年,往後只會越來越順利。”

禮部尚書古士鴻的臉色並不好看。

只要供銷司的考核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那就說明以後禮部就缺少了掣肘供銷司的關鍵一環。

往後供銷司每年考核,也都不再受禮部影響,可以在內部進行。

這對禮部而言,並不是個好訊息。

而另一邊吏部尚書盛仕銘也蹙起了眉頭,禮部主管分配官位前的考核,而吏部則負責每年的官員考功之事。

官員是否能夠繼續勝任,全憑吏部主導。

但供銷司,明顯就要徹底脫離他們的掌控了。

兵部尚書耿慶松輕笑道,

“古大人不用擔心,事情不會這麼容易就結束。”

“李長安想要單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將供銷司建立起來,幾乎不可能。”

“大大小小那麼多事務,沒有我們配合,他不行的。”

刑部尚書唐祿也在點頭附和,

“不錯,哪怕他把供銷司建立起來了,但光憑他想要做的那些事,如果不是傾全國之力推動,想要施行根本不可能。”

“就算他把之前的旺福商行併入供銷司,又能如何?”

“只要我們拒不配合,他供銷司只會陷入泥潭,想要往前走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力氣。”

“除非是他供銷司可以以一己之力,讓大晉所有百姓傾力襄助。”

……

而另一邊,

白鹿書院,

安世堂找到了趙洪山,“國子監那邊又派人過來了,你到底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