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司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

而在四月,又有一件事震動大晉。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士,以一首《相見時難別亦難》,闖入文聖榜,並且以世人為之驚歎的速度,迅速邁入前十。

在四月初十當天,正式登上文聖榜的第五位,並且還在迅速累積氣運。

第五,絕非其終點。

而這首詩文的作者,赫然是柳知音。

一時間舉國譁然,就連供銷司這樣的大事,都被搶去了風頭。

“柳知音是誰?看名字應當是位女子!”

“女子之身,竟能寫出闖入文聖榜前五的詩文,世所罕見。”

“也不只是哪位奇女子,真想見識一番。”

“真乃奇女子也……”

世人皆知忠勇伯李長安,但知忠勇伯之妻名諱者,少之又少。

只有少部分對李長安知之甚詳者,才知道柳知音是誰。

“不愧是他,竟然將如此詩文,贈給了自己的正妻。”

“不知該說咱們這位忠勇伯是名士風流,還是暴殄天物。”

“這樣的詩文,但凡要拿出去換,不知能換來多少寶物。”

“結果卻贈給了自己的枕邊人,當真是……”

得知真相的人,不由生出荒唐之感。

這算什麼?

二月三月,李長安未迴歸之前,大晉為了將詩文送入文聖榜前十,花了不知多少代價,卻始終被攔在門外。

結果,李長安迴歸之後,先是在六國詩會,以一己之力鎮壓六國金榜,而後又贈一詩給身邊稚童,助其登頂。

而今四月,又贈詩其妻,同樣在文聖榜掀風弄雨。

敢情他們視之如珍寶的文聖榜詩文,在這位忠勇伯眼中,卻是隨意贈給他人的物件。

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可偏偏李長安此舉,他們又無從指摘。

畢竟,詩文給誰不是給?

只要能有詩文為大晉鎮壓住氣運,那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哪裡還敢奢求再多?

……

李家小院,

柳知音一遍遍看著文聖榜,眉眼間滿是喜色,最後輕輕靠在李長安的懷裡,

“下次還是不要再把詩文給我了……這樣不好。”

李長安攬住柳知音的纖腰,埋入她的後頸青絲間,聞著沁人心脾的幽香,“別管那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柳知音被李長安弄得後頸發癢,轉過身,點了點李長安的鼻尖,“你啊,天知道外面怎麼傳你。”

“一次還可以說是風流名士,次數多了,肯定有人要指著你的脊樑骨罵,說你被美色所惑,昏聵無能。”

“到時候連帶著我,都要被說成是整日魅惑你的狐狸精。”

李長安俯首,輕輕含住柳知音粉嫩的耳垂,“我就願意被你魅惑。”

柳知音立刻縮起脖子,輕錘李長安的胸口,嬌嗔道,“別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