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直接把在場所有人都問住了。

一直都說南巡鎮撫司的鎮撫使,有十三位。

可是即便到了現在,南方賑災都快要結束了,眾人知道的鎮撫使,也就只有十二位。

“說來也怪,那位神秘的鎮撫使,遲遲都沒有出現,如果不是李長安所在的那一部,我甚至都懷疑,到底有沒有第十三位鎮撫使。”

“他們那一部,也的確獨立於另外十二位鎮撫使之外,一直都在獨立行事。”

“可這也太奇怪了。”

一名主事放下碗筷,

“第十三位鎮撫使的手下,好像只有一個李長安,我都沒見過其他人。”

“是啊,不是說一位鎮撫使麾下,有十位參議嗎?但到最後,我也只看到了李長安。”

不少人仔細回憶,也都在點頭。

這時有人開口了,

“我一直都在懷疑,那第十三位鎮撫使,就是專門為李長安遮風擋雨的。”

“甚至極有可能,就是白鹿書院在背後搞的鬼。”

“不設其他參議,就是為了不讓其他人瓜分李長安的氣運。”

“而且諸位也都發現了,李長安在南方行事肆無忌憚,殺人抄家,做得比誰都狠,但依然一點事都沒有。”

“可偏偏其他鎮撫使大人一句話都沒有,肯定是第十三位鎮撫使擋在前面。”

院子裡的一幫人咂咂嘴,都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說服力。

“反正再過幾天,什麼都出來了。”

“第十三位鎮撫使再如何神秘,也必然會出現在功德碑上。”

“諸位拭目以待即可。”

有一個官員突然笑了笑,“我想到一件事,你們覺得,李長安最後拿到的氣運,會不會比那第十三位鎮撫使還要高?”

“畢竟都是李長安在做事,那位神秘的鎮撫使大人,至今都未見蹤跡。”

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了些許笑意。

這件事,還真的非常有可能。

若堂堂鎮撫使,被一名參議超過,那還真的是要讓天下人笑掉大牙了。

何止是這些官員?

整個大晉都被這一次南方賑災吸引了目光。

之前南方水患,而後又是百姓動亂,鬧匪患。

影響實在太過惡劣,所以大晉對南方三府,全部都採取了封鎖態勢。

但隨著南方賑災的效果越來越好,大晉對南方的訊息封鎖,也就逐漸撤掉了。

現在南方三府的一舉一動,都被大肆傳揚開去,甚至不少其他地方的百姓,還希望自己所在的府郡也鬧一次大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