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把自己建造大壩的構想說了出來。

千里傳音符一片安靜。

良久,才有聲音傳來,“這樣的大壩,真能建的出來嗎?”

“是啊,如此大壩,簡直聞所未聞,大晉立國八百載,什麼時候建造過如此巨型大壩?”

“要橫堵好幾座山,簡直比移山填海還要驚世駭俗。”

眾人聽到李長安的想法,就好像在聽天書一樣。

建造一座截斷燕水的大壩,要將山嶽完全練成一片。

這樣的大壩,根本就沒聽說過。

“長安啊,你解決水患之心,我們比誰都清楚。”

“但是現在南方賑災治水,消耗的銀兩不計其數,已達上千萬。”

“如果不是現在的確頗有成效,朝廷那邊都快要吵翻天了。”

戶部左侍郎鄒伯勳說道,

“烏山郡的水患,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辦法去解決吧。”

“建造這樣一座大壩,消耗的銀兩估計都能堆成山。”

“勞民傷財,的確不合適啊……”

“用以往的法子,至少三年之內無憂。”

工部左侍郎夏雲開也在點頭附和。

李長安建造大壩的想法,實在太過驚世駭俗,要是被外人聽了去,還以為是在痴人說夢。

就算他們同意了,朝廷也不會同意。

建造大壩所需的勞力和銀子,想都不用想,必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便是大晉,都有可能傷筋動骨。

銀子這玩意兒,可不是從天上刮下來的。

“是啊,長安,你說的這個大壩,我剛剛只是在腦子裡稍微想了一遍,都感覺難以想象。”

“如此巨大的工事,至少需要動用百萬勞力,而且非常危險。”

“想要攔住燕水,沒有百丈高根本行不通。”

“這不是搬山,而是在生生建造好幾座山。”

“並且大壩後續還要開閘關閘,不可能請三品大儒在此地駐守吧?”

“普通人想要開閘關閘,這個難度太大了。”

其餘幾人也都是如此。

李長安想要建造一座舉世罕見的巨型大壩。

雖然能解決南方水患,但耗費彌多,在他們看來,得不償失。

只要能管住南方三年之內不發洪水。

他們做的就已經足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