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李長安定了定神,拿起千里傳音符。

“怎麼樣?”顧衛道急忙問道,“文昌碑……有用嗎?”

李長安輕輕點了點頭,“嗯”了一聲。

對面長出一口氣。

“那就好,那就好……”

顧衛道似是放下了心頭的一塊大石,聲音也重新舒緩下來,

“我會盡快安排金部和諜部向外擴散。”

“佔據的文昌碑越多,你的文道修為提升速度就越快。”

“那就拜託師父了。”

“你在南方三府安心賑災,那才是你的大機緣,文昌碑為師會幫你盯著的。”

……

嵩嶽書院,

百溪郡分院,

一名嵩嶽學子急匆匆走進後山,

“左師兄,為何如此行色匆匆?”有其他學子上前行禮問道。

左仲簡抱拳回禮,“宋師弟,不知老師可在文新齋?”

“在的,左師兄自可前去。”

左仲簡點點頭,往文新齋的方向走去。

“左師兄何事這般著急?”

“不知道,許是和詩文有關吧,我聽說左師兄準備在本月闖文聖榜。”

左仲簡來到文新齋外,恭敬行禮,

“學生左仲簡,求見老師。”

“進來吧。”

文新齋內,詩文大師呂文梁放下手中書冊,看向來人,“仲簡,何事?”

左仲簡再次行禮,恭聲說道,“學生準備闖二月文聖榜,還請老師指點一二。”

呂文梁笑著招招手,“把詩文拿給我看看。”

左仲簡從懷中小心翼翼抽出一張紙,展開之後彎腰遞到桌案前。

呂文梁鋪平紙張,

“《春風》”

“門前桃花三百畝,粉黛薄霧敷春土。”

“鳥啼油黃憐芽翠,不盡古人紙上書。”

呂文梁微微蹙眉,繼續向下看。

“《悼奉川》”

“前日把酒共言歡,今月墓碑隔兩端。”

“舊朝多少紛爭事,青史聲名累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