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一群白鹿學子如此招搖過市,引得過往行人紛紛矚目。

此時街道上,大多是早起的小商小販,或是熱衷於早起在外吃早飯的人。

清晨的街道,煙火氣十足。

小面、包子、考麵餅、油條……

李長安不時遇見熟人,而後抱拳行禮。

這讓身後的一眾書院學子看的咋舌不已。

李長安,雖說不是出自名門大戶。

可好歹也是書院學子,六月更是在龍門大比中揚名天下。

現在還有個不太受人認可,但卻貨真價實的教諭身份。

這樣的人,怎麼會和行夫腳卒打成一片?

完全不符合常理。

“諸位可以看一看,這時候早起做買賣的人,他們這麼辛苦,但能賺多少銀子?”

李長安不時讓身後三十名書院學子,注意身邊隨處可見,但卻不起眼的小買賣。

“油條配烤麵餅稱得上是絕配,烤麵餅兩邊焦脆,內裡卻鬆軟有嚼勁,撕開來往裡塞上一根油條,味道堪稱一絕。”

“再喝上一口豆漿,一頓早飯就算吃好了。”

“一根油條,一塊烤麵餅五文錢,一碗豆漿兩文錢,一共才七文錢,一般人吃飽絕對沒問題。”

“你們覺得一個早晨,這樣的路邊小攤,能賺多少錢?”

“顧秋炎,你說說看。”

顧秋炎聽到李長安突然提到自己,立馬打了個激靈,然後看向李長安所說的路邊小攤。

“攤位不大,而且食材也就那麼多,能賣出八十份就算頂天了。”

“所以一共能賣出去五百六十文,如果有三成利,那就是……一百六十八文。”

李長安點點頭,“說的很好,一百六十八文,對這樣的小攤位而言,已經算是很好了。”

“這樣的收成一個月下來,能賺個五兩銀子,養活一家人絕對沒問題。”

“不過,這家攤位老闆的母親重病,兒子想去學堂讀書,卻交不起束脩(學費)。”

“諸位能不能想出什麼法子,可以讓這家攤位多些收成?”

這個問題提出來,眾人不禁皺起了眉頭。

交不起束脩,這五個字離他們太過遙遠。

很難想象,竟然會有人因為交不起束脩,不能去讀書。

半晌,陳綸開口問道,“我們可不可以給些銀兩,治好他母親的重病,這樣應該束脩應該就交的上了。”

“你倒是有個菩薩心腸。”李長安搖搖頭,“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與其讓這個老闆期待天上掉下的餡餅,不如幫他想多賺些銀子的辦法,家裡的日子才能真正好起來。”

陳綸沉吟片刻,“不如賣些其他東西?”

“也行,但要考慮老闆一家就只有兩個人可以勞作,如果再賣其他東西,會不會對現在的買賣有影響。”

李長安沒有否定,而是繼續點撥道。

顧秋炎不解道,“我們學的是術數,可現在這樣不是變成做買賣了嗎?”

此話一出,不少學子都在點頭附和。

李長安知道這些學子心裡都有想法,笑著耐心解釋道,

“戶部掌管天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等諸多事宜。”

“若是諸位以後有機會入戶部為官,晉國賦稅便是其中重要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