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叢文書局掌櫃,雖說不是什麼詩詞大家,但長期耳濡目染之下,對詩文自然也有一套品評標準。

《相思二首》五十六個字,還分成了兩首詩。

餘掌櫃看完之後,腦袋裡只剩下了最後兩句,不由自主又看了一遍。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耳畔彷彿有女子輕聲細語,把相思刻進了骨子裡,再一點點傾訴出來。

就是這兩句了。

餘掌櫃腦袋裡只剩下這個念頭。

耳旁傳來其他管事的輕聲議論,

“嵩嶽書院的這首《紅燭淚》不錯,一語雙關很符合話本里的痴情女子。”

“你也覺得這首不錯?我看了三首下來,也就這首最適合。”

“再看看其他的,興許還有更好的,象山的還沒看呢。”

……

“黃大師的兩首詩你們看了嗎?《囈語其一》和《囈語其二》。”

“我就說,誰能比得上黃大師對自己話本的理解?”

“黃大師在詩詞一道上,按照書院品級來說,初入巧匠門檻,但這兩首詩的確無比契合。”

十幾個人分看十幾首詩,看的速度很快。

大家又不是大師文宗,想要說出詩詞裡隱含著各種意境,恐怕誰也說不清。

但至少能分得出好壞。

幾輪看下來,眾人在四首詩之間左右徘徊。

十幾個人圍坐在一起,這四首詩都有支持者,而且都說得出一定的原因。

“唉,就知道會是這種情況,難分伯仲啊。”

“把黃大師喊來自己挑吧,他的那兩首也在其中,讓他自己頭疼去。”

“餘掌櫃,你手裡的詩怎麼樣?”

“是白鹿書院的吧?是寫的太差,只為了應付交差嗎?”

管事們紛紛看向有些發愣的餘掌櫃。

餘掌櫃把手裡的《相思二首》遞出去,“我已經選好了。”

“掌櫃是不是武斷了?還有這麼多首詩沒看呢。”

“你們看完白鹿書院的詩之後,再來選。”餘掌櫃拿起黃勤山的兩首詩。

既然是不分伯仲,那選擇黃大師的兩首詩便最為穩妥。

畢竟是書局裡為數不多的大師之一,堪稱書局的錢袋子,稍微側重一下也無妨。

只可惜……

餘掌櫃看完黃勤山的兩首詩之後,不禁嘆了口氣。

敗了。

黃勤山不愧是話本大師,再加上又是為自己的話本寫詩。

這兩首詩結構精巧,內容更是契合無比。

但是在那兩句詩面前,卻顯得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