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叫做抹臉!”

“這是指將油彩抹在臉上的特定部位,在表演的時候,用手在臉上一抹,就可以變成另一種臉色!”

“如果要全部變,則是將油彩抹在額上或者眉毛上!”

“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

“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彭登淮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臉上演示著,雖然沒有油彩,但是讓大家都能夠直觀的瞭解到抹臉!

“第二種,叫做吹臉!”

“顧名思義,這是用吹一口氣的方式,完成變臉!”

“其實就是將一些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放置在一個小盒子裡,放在舞臺上的某個地方,表演的時候,需要有一個伏地的動作!”

“趁機將自己的臉靠近盒子,然後一吹,將裡面的粉末吹起來,撲在臉上,立刻就變成了另外一種顏色的臉!”

“《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這種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吹的時候,閉眼、閉口、閉氣!”

觀眾們都是一臉新奇的聽著彭登淮的講述,他們沒有想到,川劇的變臉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說道!

“第三種,叫做扯臉!”

“這種方式,應該是川劇變臉最為外人熟知的手法了!”

“而這也是三種變臉裡最難的一種,其實就是將臉譜畫在一張張的綢子上,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根絲線,再一張張的貼在臉上。”

“絲線則是系在衣服上某個順手而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比如說腰帶上!”

“隨著劇情的發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張的將臉譜扯下來!”

“扯臉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

下面的觀眾們聽到這裡,也是不由得一陣莞爾!

確實,在一些川劇演員的翻車影片裡會出現,變臉的時候,要麼粘在了一起,要麼,一下子就把臉譜全給扯下去了!

“第二就是要手腳麻利,假動作要巧妙,掩人耳目,這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行的!”

彭登淮說到這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目光看向了舞臺上的林牧,眼中閃過了濃濃的驚訝和不解!

“第四種,也是川劇變臉藝術的巔峰之作,那就是運氣變臉!”

“其實說白了,就是運用氣功,讓自己的面部改變顏色!”

彭登淮對於運氣變臉的解釋非常的簡短,但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深意!

因為氣功這個詞,在華夏一直都非常的飽受爭議,在某個時期,華夏掀起了一股氣功熱,各種各樣的氣功大師充斥在華夏的社會中!

而大量假冒的氣功大師,則是給人民群眾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從那以後,氣功就從人人敬仰變成了人人喊打!

這年頭,誰敢說自己會氣功,老百姓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人是騙子吧!

彭登淮臉上帶著複雜的表情,說道,“而那個創造了運氣變臉的川劇大師,正是我的父親彭泗洪先生!”

這句話一出口,現場的觀眾們頓時都是一片譁然,沒想到,林牧這是撞到人家槍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