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一臉笑意的說道,“沒想到,現場竟然還真的來了一位看過我演出的朋友啊,真是太感謝了,既然你看過我的演出,相信你應該對《紅鬃烈馬》這出戏有一定的瞭解了吧,你不妨給大家說一說,《紅鬃烈馬》和《武家坡》的關係!”

這位觀眾拿著話筒站起來,說道,“其實我聽的戲也不多,那天也是我第一次去現場聽戲,而且外面的工作人員還給我發了一張傳單,上面特意的將這出戏的內容給講述了一下,所以我在進到劇場之後,就沒有那麼吃力了!”

“《武家坡》其實是《紅鬃烈馬》的其中一折戲,就像是咱們看電視劇一樣,只是其中的一集,剛才牧王爺說的《綵樓配》和《大登殿》,也是其中的一折戲!”

聽到這位觀眾的解釋,不少人都紛紛點了點頭。

林牧微微頷首,說道,“這位朋友說的很好,而且用詞非常的準確,一折戲,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說不出來這種話的,確實,《紅鬃烈馬》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叫做本戲,也就是一整齣戲,而過去的劇本都是用寫在摺子裡的,所以,每一齣戲,也叫摺子戲,由於一整齣戲時間太長,而且中間有的戲比較平,沒什麼意思,所以,很多時候,演員在舞臺上專門只唱摺子戲,比如說,《紅鬃烈馬》,我們一般唱的話,只唱《武家坡》和後面的《大登殿》,頂多加上前面的《平貴別窯》!”

“因為摺子戲都是這出本戲的戲核,最精彩的核心內容,所以觀眾們喜歡,演員也不費勁,所以,現在的舞臺上,很少會出現連臺本戲的情況了!”

“而在我們京劇界一般認為,京劇裡有愛情,我們不可否認,但是我們不講愛情,我們講什麼呢,友情,親情,世情,也就是世態人情!”

“我們會把愛情歸入到世態人情中,因為過去的婚姻基本上沒有什麼所謂的愛情,都是盲婚啞嫁,講究門當戶對,為了繁衍後代,為了捆綁利益,為了家族的榮辱,根本不存在什麼愛情不愛情的,而所謂的愛情,只是文人筆下,老百姓心中的一種美好的憧憬罷了!”

林牧的這番話,讓現場的不少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古代流傳下來的那些愛情故事,百分之九十九全都是文人墨客瞎編亂造的,幾乎沒有一件事是真實存在的。

用現代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人越缺什麼,就越希望得到什麼!

就是因為古代的大多數的婚姻都並非是因為愛情,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對於愛情的嚮往就非常的熱切。

這也是為什麼,愛情一直長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因為生活中缺乏愛情!

“其實京劇裡不講究愛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當年從第一代京劇人程長庚大老闆開始,到譚鑫培先生,他們都屬於京劇界的第一批京劇人,也就是說在京劇發展的前一百五十年左右,都是老生為主的骨子老戲,都是金戈鐵馬的劇情,很少會摻雜愛情的元素!”

“一直到旦角開始崛起,以梅蘭芳先生為代表的旦角開始跟老生平分秋色,而且,大量的女觀眾也開始進入到劇院中,對於這些女性觀眾來說,什麼唱功戲,什麼打戲,對於她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吸引力!”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感情戲被編纂了出來,而且特別符合那個時代女性的心態,看戲的時候,看著舞臺上的旦角演員,感覺跟自己怎麼那麼像啊,感懷身世,將自己感情的不圓滿,在角色上得到了滿足!”

“就像當年梅蘭芳先生編排的時裝戲《一縷麻》,就是以那個時代的封建禮教下的女學生為原型,下面的觀眾們全都是女學生,一下子就徹底的紅了起來!”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市場的需求,所以,四大名旦自然是水漲船高,也都紛紛有了屬於自己的私房戲,梅蘭芳先生的《貴妃醉酒》,程硯秋先生的《鎖麟囊》,尚小云先生的《雙陽公主》,荀慧生先生的《紅娘》!”

“可以說,是時代改變了京劇的格局,因為有了女觀眾的入場,所以才讓旦角成為了跟老生平起平坐的行當,要知道,最早的時候,旦角被人稱作‘捂著肚子傻唱’,什麼意思,就是說最早的旦角,手就放在肚子那裡,只是唱,沒有任何的表情和動作。”

“而《紅鬃烈馬》這出戏裡,到底薛平貴跟王寶釧之間有沒有愛情,其實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當然,你也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待這兩人的關係,畢竟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在唐朝!”

“所以啊,我也希望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能夠在節目的微博或者我的微博中對這件事進行一番論證,感謝大家的支援!”

林牧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自己的手機,笑著說道,“之前我在微博裡,看到有一些朋友們給我發私信,表示之前我在京城三中的活動裡說了一些關於京劇的小故事和規矩,他們非常的感興趣,希望我有機會的話,能夠多給他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些我們梨園行的規矩!”

一聽林牧又要講故事了,頓時下面的觀眾們都坐直了身子,一副感興趣的表情!

“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叫做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這句話,德雲社的郭老師經常在說,其實這句話放在我們京劇界也是一樣的!”

“因為我們京劇界在舞臺上也是分行當,角色的,就好比說我,一個二十三歲的京劇演員,但是我演的可是老生,而李洪圖老師,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他演的是小生,在舞臺上,我們可以演父子,我演他父親,這就是臺上無大小,你演的就是這個行當,這個角色,吃的就是這碗飯!”

“但是,到了後臺,我見了李老師也是非常的客氣,一點逾越的話都不會說的,這就是臺下立規矩!”

“在我們京劇界裡,輩分到了後臺才管用,託我師父的福,我的輩分在京劇界裡算是大輩了,要知道,現在我們馬派已經有了第五代傳人了,而我,現在是第三代,很誠惶誠恐啊,但是,輩分在這裡擺著,如果我跟小輩們嘻嘻哈哈,那麼損害的其實是我這個輩分的所有群體的面子,所以,就算是我比別人小不少歲,但是,輩分就是輩分!”

林牧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

“相信大家應該對我們京劇的後臺非常感興趣吧,不過,我們京劇的後臺非常的神聖,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基本上,京劇後臺是非請勿入,怕的就是有不懂行的人來了壞了後臺的規矩,甚至會影響到演出。”

“我們後臺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五箱一桌,所謂的五箱就是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和旗把箱。”

“大衣箱裡放置的都是文戲穿的戲服,二衣箱裡裝的是武戲穿的戲服,三衣箱裡放的是彩褲水衣子還有戲鞋,盔箱裝的都是盔頭!”

“旗把箱裡的裝的東西用我們的行話說叫‘砌末’,也就是道具的意思!”

“旗把箱包括兩類,一類是“把子箱”,裡面裝的是刀槍把子和鑾駕等東西,刀槍把子就是武器,而鑾駕指的就是皇帝后妃的儀仗,就是你們看那些宮女太監們手裡拿著的玉棍,金瓜,宮燈之類的東西!”

“還有一類叫做‘旗包箱’,裡面裝的是演出時的旗幟、臺帳、椅帔等。”

“最後的一桌,咱們第一期的時候已經見過了,就是那張梳頭桌。”

“這五箱一桌就形成了京劇界最基本的一個制度,叫做衣箱制,其實應該叫戲箱制,但是由於大多數的箱子裡裝的都是戲服,所以叫做衣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