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捧角兒,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四大名旦”了!

1927年,京城的《順天時報》發起選舉,讓社會各界投票推選名旦角兒。

有人傳言,這一舉動疑似是捧荀慧生的“白社”策劃的,就是想讓荀慧生與梅、尚、程並列名旦之林。

投票結果的前六名是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徐碧雲、朱琴心。

後來朱琴心輟演,捧徐碧雲的人就想造成“五大名旦”之局面。

最終,還是因為徐碧雲的綜合實力和人緣跟前四位沒法比,所以,未能成功!

捧角兒,說到底,角兒才是根本!

如果角兒的能耐達不到要求,不管你捧的再厲害,花再多的錢,終歸是鏡花水月!

就像這些年的娛樂圈一樣。

前些年流量明星,小鮮肉充斥著娛樂圈各行各業,影視劇,歌壇,都被年輕的演員給佔據了!

但是,這些人大多都不是出自於正規的院校,就是一些娛樂公司為了賺錢硬生生捧出來的流量明星!

大部分觀眾對這些人並沒有什麼好感!

但是,掌握了你遙控器的娛樂公司讓整個行業都充斥著這種風格的作品,你不看都不行!

所以,慢慢的,年輕人都被這種作品給洗腦了,認為只有這種作品才是好作品!

而那些兢兢業業,本應該出人頭地,為大家奉獻好作品的戲骨演員們都暗然失色,成為配角,甚至連戲都沒的拍!

但是,這種行為對於娛樂圈來說,就是一個惡性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

所以,娛樂總局一道禁令出現,讓這些靠臉吃飯的流量明星和小鮮肉直接沒有了生存空間!

如今的影視劇,那些戲骨們重新迴歸,行業的風氣也蕩然一新,觀眾們也能夠看到精良的作品。

京劇界也是如此。

只有那些藝術能力過硬的角兒才值得人去捧,才能捧的起來!

捧,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絕對不是化腐朽為神奇。

你不可能將一朵牛糞捧成鮮花!

倘若角兒的能力不行,玩意兒不到家,任你捧角兒捧的多用心,頂多是個曇花一現,再加上一個白受累!

京劇的藝術博大精深,單單一個捧角兒就有著各種奧妙。

舞臺上,林牧唱著“海島冰輪”,一開始,大家都還很捧場,但是唱著唱著,下面的戲迷們就開始滴咕了起來!

這是有人要找茬!

只見坐在中間的一個漢子,將嘴裡的瓜子皮狠狠的向前一扔,大聲喊道,“唱的這是什麼呀!”

如同是得到了指令一般,臺下的好幾個桌子邊上的人全都站了起來,衝著舞臺的林牧怒聲呵斥!

但是,舞臺上的林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繼續著自己的演出!

臺下一片狼藉,舞臺上則是歌舞昇平!

站在二樓包廂的程鳳台冷眼旁觀!

彭正導演一邊指揮著鏡頭,一邊緊張的看著監視器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