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印象深刻(求推薦,求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四弟子龍常山將——”
“蓋世英名貫九州——”
“長坂坡,救阿斗——”
“殺得曹兵個個愁——”
“這一班虎將哪國有——”
“還有諸葛用計謀——”
“你殺劉備不要緊——”
“他弟兄聞知怎能肯罷休——”
“若是興兵來爭鬥——”
“曹操坐把漁利來收——”
“我扭轉回身奏太后——”
“將計就計結鸞儔——”
一大段洋洋灑灑的西皮流水唱段,林牧是唱的暢快淋漓,而在這個時候,系統提示音響了起來!
【“三十歲馬連良經驗卡”(半小時)時間到。】
林牧的心裡一震,幸好將這一段最出彩的戲核給唱完了。
唱完這一段之後,下面的觀眾們則是掌聲雷動,有多少年了,沒有聽到這麼原汁原味的馬派了!
馬連良先生的兩位弟子,張學金和馮曉智兩人,雖然師承馬派,但是兩人由於自身條件的問題,各有千秋。
張學金初學“餘派”,後宗馬派,所以唱腔中不可避免的帶著餘派的風格。
而馮曉智的風格,更接近於馬連良先生早期的風格,颱風瀟灑飄逸大方,嗓音高亢明亮,行腔圓潤俏麗,唸白情切韻美,吐字清晰。
有很多行內人都在爭論到底是張學金的馬派更正宗,還是馮曉智的馬派更正宗!
其實,兩人的馬派都正宗,也都不正宗。
說他們不正宗,只要將他們的錄音跟馬連良先生的錄音放在一起,可以聽出很明顯的差別來!
說他們正宗,就是因為他們師出馬派,而且馬連良先生的一生也都是在不斷的研究探索,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你要說馬派到底是什麼樣的,如果馬連良先生還活著,一定會告訴你,我的馬派明天會唱的更好!
馮曉智坐在臺下,激動的看著舞臺上那個揮灑自如的年輕人,收徒的想法越發的迫切了!
他對著旁邊的副院長說道,“小陳,等會跟我一起去趟後臺,我要見一見這個年輕人!”
陳副院長點頭稱是,看著林牧的眼神也是一臉的讚賞。
沒想到一場彙報演出,竟然出了這麼年輕的一個馬派天才,老於啊,你這藏得也太嚴實了吧!
雖然經驗卡的時間已經到了,但是林牧還能夠感受到“馬連良”的精氣神並沒有直接被抽走,而是在慢慢的消散。
林牧體驗了半個小時京劇大師的氣勢,對於他心態的成長是永久性的!
林牧還注意到了,自己老生行當的屬性,都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一些,讓自己直接邁入到了“專業級”!
這才是這張“經驗卡”帶來的最大的好處!
雖然接下來的表演,臺下的領導和觀眾們都有一種“這個喬玄怎麼好像精神頭不足了呢”的感覺,但是之前的印象實在是太好了,所以,大家也都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