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人工智慧(第1/3頁)
章節報錯
房間中的沉默持續了一段時間。
芬格爾喝光瓶中的威士忌,看向顧北:「故事聽完了,現在你該兌現我們的約定了。」
復活Eva。
顧北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這是他和芬格爾的約定,芬格爾在他手底下賣命一年,他幫芬格爾復活Eva。
而且芬格爾也確實一直在踐行約定的內容。
在顧北外出的這一年時間裡,芬格爾也沒閒著,顧北交給他的工作其實不多,但都很棘手。
首先就是幫助哪都通製作人工智慧。
這個事情看上去很不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真的不簡單。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
以計算機為基礎,涉及心理學和哲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並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充套件人的智慧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技術科學,企圖瞭解智慧的實質,生產出的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慧機器。
又不是手機上那種隨隨便便就能拉出百八十個的瑟琴小網站,哪時能說創造出來就創造出來的?
哪怕是曾經參與過,甚至親手製造了諾瑪的芬格爾,在面對這個要求的時候也是臉色一陣扭曲。
因為其實他也不知道諾瑪是怎麼被編寫出來的。
或許很多人會問,人工智慧這種東西本質上還是一種程式,只要複製底層的資料程式碼,那不就可以批次生產了嗎?
就像某個穿著鐵皮富可敵國的花花公子,一邊用著好管家賈維斯,背地裡已經準備好了包括星期五在內的三個備用品。
但實際情況或許和人們的想象有些差距。
人工智慧的編寫沒有那麼簡單。
只要有資料和程式碼就可以無限複製?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是現實中的情況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人類歷史記載,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誕生於1946年2月14日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沒錯,這臺計算機誕生在一個情人節。
它的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和艾克特,這兩個碼農老哥很明顯和某個情人節還在碼字的作者一樣是單身狗,閒著沒事就在敲程式碼,然後這臺計算機就出生了……
才怪。
混血種歷史上的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1908年2月14日,由當時的秘黨製造,那時候剛剛加入秘黨的昂熱才三十歲,還是個相對來說很年輕的小夥,他親眼見證的那個傢伙的誕生,它沒有名字,大家都喜歡稱呼它為「撒拉」,意為「亞伯拉罕的妻子」。
秘黨遵循亞伯拉罕血統契約,而計算機就要遵守撒拉契約。
不過後來撒拉契約被一個叫圖靈的小子給破除了,從那之後,計算機中沒有了撒拉契約,取而代之的是圖靈測試。
1946年2月14日,「ENIAC」誕生,但實際上人類並不知道,在那之前混血種已經研究了計算機幾十年,將計算機的效能開發到了極致。
他們甚至用1和0創造出了一個會自主思考的生命,才將計算機的技術交給人類,那兩個創造了「ENIAC」的美國人,不過是被推出來的人偶而已。
那個誕生在「撒拉」上的生命被冠以同樣的名字,她也叫「撒拉」,人工智慧「撒拉」。
全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人工智慧。
「撒拉」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工智慧,或許是名字比較女性化的原因,它的性格也偏向女性化一點。
當時的計算機沒有螢幕,是巨大的佔滿整個房間的,閃爍著
燈光的運算中心。
「撒拉」會趁著研究人員在的時候,在無數的運算中心裡跳來跳去,讓運算陣列的指示燈光閃爍如同夜空中的繁星。
它也學會了人類的語言,用一排排燈光排列成文字,和研究員交流,讓研究員讀書給它聽。
它也很調皮,因為運算陣列的算力太低,它有時活動太快,會導致陣列執行過載,冒出陣陣黑煙,這個時候它會心虛地滅掉所有的指示燈,假裝自己不在。
那時的混血種還沒有光學轉換數字的裝置,也就是說在當時那種技術受限的情況下,並沒有研發出數碼相機,但是「撒拉」像是可以看到人類長成什麼樣子一樣,在運算陣列上用閃閃爍爍的燈光給自己畫了一張臉。
儘管哪怕是昂熱都覺得那張臉很可愛,但是科研人員關注的不是這個,他們更在乎「撒拉」是怎麼觀察到外部的。
不過「撒拉」的回答讓他們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