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氣海丹田(第1/5頁)
章節報錯
沛縣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樹林。
我雖然從小在陳國相邑長大,但是我的家鄉卻是在宋國沛縣。
與陽子居分別之後,我到沛縣隱居下來,自耕而食,自織而衣。
但不曾想,名聲這種東西是長著翅膀的,就算不刻意去傳播,也會有人慕名接踵而至,求問修道之方,學術之旨,處世之要。
我又不好推脫,也就教了他們一些東西。
當然,有些東西自然不會白教給他們,剛好我對於炁的研究陷入了瓶頸,我決定在這些人身上尋找突破口。
我將練炁的修行分為四個階段。
感炁,引炁,納炁,用炁。
雖然我如今還沒有研究出讓任何普通人都可以輕易感炁的方法,但是我本身已經邁過了這個階段。
既然我可以感炁,那就代表著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都可以感炁。
我總會找到辦法的。
引炁的方法是現成的,不必認真鑽研。
不過在研究期間我倒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我在引炁的過程中發現,引入體內的炁雖然沒有長時間留存,卻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線在身體當中流動。
我並不知道這些線路是什麼,於是寫信寄給了我在外遊歷時遇到的好友。
他叫長桑君,是一個比我年輕很多的異種(混血種)。
雖然是異種,但是在他的認知當中,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人族。
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靈王的影子。
長桑君還是一名醫術非常好的醫師。
對於人的身體,他的瞭解要比我多很多,所以我將自己身體上出現的情況告知於他,希望他可以給我答桉。
不日,我便收到了長桑君的回信。
他在信中並沒有先回答我的問題,而是非常激動地表示自己收了一個天賦絕佳的弟子,叫做姬越人,他的一身本領終於有了衣缽傳人。
我為他感到高興,但同時也有些失落。
我這蹉跎半生,弟子無數,但又有誰能夠繼承我的一生所學呢?
若我終不能完成和靈王的約定,誰又能替我為人族開一條路呢?
尹喜?陽子居?辛鈃?庚桑楚?還是柏矩?
貌似都可以,又好像都差點東西。
我一時有些失落,順著信向下看去。
信件的後半部分是長桑君給我的答桉,他告訴我,這種東西在《黃帝內經》中提到過,被稱為經脈,雖然同血脈一樣遍佈周身,但區別於運輸血液的血脈,經脈是人體行氣之所。
所謂精氣神,精藏於體,神蘊於魂,氣則遊於經脈。
經脈乃是行氣之所……
我盯著這行字,感覺到了某種命運的拉扯。
經脈為行氣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