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遷都?(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霖輕嘆一聲:「太子,你可聽到李相四人的話了?官家若是南巡兩浙,必定會裹夾東南財賦,另成一國。
屆時,你我就是回天乏術,大宋就只能有滅亡一條道。」
趙構稚嫩的臉蛋上滿是義憤之色,他跺了跺腳,「師傅,本宮也去上書父皇,請他收回成命!」
趙構憤憤而去。
「覆巢之下無完卵。當今之計,我們除了抗金,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王霖抬頭望向湛藍的天際,此時北風呼嘯,氣溫更加低了。
趙福金上前來為他緊了緊大氅,柔聲道:「相公,你莫要動怒,時下朝中大多數人還是堅持抗金的。大家都知道,我們退無可退,只有死戰才能活命!」
此時卻見郭志舜去而復返。
趙福金知道郭志舜來必有軍國大事商議,就帶崇德等人退去了後宅。
……
聽完郭志舜的話,王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果不其然,與此同時,朝中還起了一波遷都洛陽或長安的聲音。
實際前不久,王霖也動過這個念頭。
無他,東京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位於一馬平川的中原腹地,只要河北或河東抗金防線不保,東京就會直接暴露在金人的鐵蹄下。
在某種意義上說,北宋之所以滅亡,與定都開封有一定關係。
從地理上來說,洛陽無疑是更適合的選擇,洛陽坐擁山川之險,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可遷都是何其艱苦繁重的工程,耗費巨大,此時遷都,絕非良機。
更重要的是,東京是當下大宋的漕運中心,南方的糧米都會透過運河源源不斷運往京師,一旦遷都,光是漕運就是個巨大難題。
所以王霖再三衡量,還是放棄此念。
在他的計劃中,將來逐步光復燕雲故地,最終實現以幽州為都城,遙控天下的格局。
就如明人那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朝中此議,肯定形不成主流。
因為即便是要遷都,投降派或議和派都會趨向杭州。
而李綱這些主戰派則絕對不會同意遷都。
郭志舜不可能不明白這些,他去而復返,其實為的是旁事。
念及此,王霖笑笑:「遷都之事,暫不可取。郭相可還有事?」
王霖又揮揮手命人道:「去將媛兒請來,與郭相相見。」
郭志舜猶豫良久,才起身躬身道:「臣以為,以王爺之尊,坐鎮京師遙控兵馬防禦即可,萬不可輕臨戰陣,冒此大險!」
此刻廳中只有他們二人,郭志舜自稱為「臣」,顯然已經站在了王霖的立場上開始進言,將他視為了主公。
王霖緩緩搖頭:「郭相,孤明白你的好意。但,孤心意已決。
我若不親自坐鎮河北,將難以凝聚諸將之心。
而河北防禦至關重要,一旦略有差池,東京不保,你我的身家性命便要毀於一旦。」….
郭志舜嘆了口氣,顯然知道王霖一言九鼎,難以改變,他也不過是略作進言以為籌謀。
他想了想,又躬身道:「臣還以為,河東的西軍,王爺不能失去掌控。以臣之見,當行雷霆手段,調种師道換防河北,由王爺麾下大將接管統率西軍,免得將來生出禍端……」
種家與王霖有仇怨。
天下人皆知。
郭志舜此言顯然是擔心王霖無法實現對西軍的有力控制。
畢竟西軍號稱三十萬兵馬,也目前大宋不可忽視的重要軍事力量。
目前王霖麾下,神武軍,龍驤軍,
伏虎軍精銳加上新近招募、整編和歸攏的河北軍餘部、河南軍大部,以及從東南抽調而來的地方廂軍,也不過二十五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