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孛兒只斤的火種(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名義上,包括闊魯朵城、可敦城在內的廣袤地區都是原遼境管轄區,而如今都屬於金國所屬。
但隨著金國與大燕的國戰逐步往縱深推進,金人開始逐步收縮自己的陣型,對於漠北這片貧瘠又無實際佔領價值的地區,金人的策略是暫靠蒙古各部治之。
因為金人軍力不足。
而漠北蒙古各部又素來是桀驁不馴的反叛族群。
除非單邊倒的軍事碾壓,蒙古人很難真心歸附。
金人最近有冊封塔塔爾部為蒙古各部可汗的打算。
吳乞買的意思是想利用塔塔爾蒙古人代替金國實現對蒙古各部的掌控。
而塔塔爾人顯然堪破了金國的打算,所以才與金人往來密切,打出了臣服大金的旗號。
站在王霖和大燕的立場上來看,吳乞買的這一決策相當昏庸。
一個一盤散沙的蒙古各部其實不足為慮,但一個統一的蒙古部族就相當可怕了。
這就是角度不同,看待問題的落腳點不同。
金人想要籠絡蒙古各部,將之作為對付大燕的一把利器,而王霖卻想不遺餘力拆散蒙古走向統一的根基。
王霖以大不敬為由誅殺合不勒,原因就在於此。
而親身犯險率萬騎御駕親征漠北,更在於此。
將蒙古人引誘至雁北聚而殲之,說白了還是因此。
王霖率部在達欄綠洲修整的時候,雁北燕軍與蒙古聯軍的那場慘烈大戰已經塵埃落定。
孛兒只斤部所屬五千騎兵全軍覆滅。
企圖逃回闊魯朵城的俺巴孩被燕軍襲殺。
敦必乃率殘部殺入雁北腹地,被韓世忠的裨將吳忠斬殺在荒野。
乃蠻部所屬五千騎被殲滅於雲內,乃蠻大王子直路古被俘。
至於乞彥部的二王子管亥,早早就率乞彥部殘部也就是他的親衛部族兩三千人馬投誠歸順大燕,當了蒙古人歷史上的首個種族背叛者。
乞彥部其餘五千騎被團滅。
翌日上午,按照皇帝的旨意,燕軍在武川以北面向大青山的方向,以蒙古人首級、屍身建大型京觀一座,夯築封土,立碑以紀之,構成對蒙古人的威懾。
蒙古三部侵入雁北,被燕軍聚而殲之在武川之野的訊息,隨之快速在蒙古各部及漠北草原傳播開去。
血一般殘酷的事實,蒙古各部惶惶不安。
隨後,二十萬西軍鎮守雁北,北御漠北,東指幽燕。歷經驅逐金軍與殲滅蒙古三部入侵兩次大戰,雁北的形勢徹底穩固下來。
而借這兩戰威名赫赫,燕軍大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將雁北高原屬於金人和遼人的痕跡清掃乾淨。
大燕朝廷已經將雁北納入河東路的實際行政管轄中。
而韓世忠則率本部五萬人馬,押解著蒙古乃蠻部大王子直路古、乞彥部二王子管亥等蒙古高層戰俘,一路向北,直撲可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