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琦歡天喜地而去。

翌日上午,據說孔家當代衍聖公孔階已經攜孔家嫡女孔琳,提前抵京。

而宮中女官和禮部官員自替王霖按照賜婚禮儀,向孔家下了聘禮。

孔琳實際是孔瑞的嫡女,孔階的嫡孫女。

聞聽王霖給予的承諾,孔家本宗為之雀躍。

孔琦再來燕王府,送來了衍聖公孔階手術兩幅尺幅,題贈李清照和朱淑真。

表達孔氏對王霖的感謝之意。

「嘗聞易安居士摘藻麗句,固非女子之事。間有天姿秀髮,性靈鍾慧,出言吐句,有奇男子之所不如。」

「天下閨秀,淑真、易安並稱雋才。」

還別說,孔階的字跡雄渾,頗有氣勢。

見李清照和朱淑真喜歡,湊在一起把玩,王霖忍不住笑道:「當代衍聖公所出真跡,倒也不錯,你們好好賞玩,我去見見宮裡來使。」

……

早上。

因為要去文廟接受孔氏衍聖公上尊號,王霖就換上了一襲嶄新的淡藍色儒衫,戴一頂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

風度翩翩,氣質儒雅,哪裡還有半點的武將氣質。

今日的為王霖上儒教大宗師的上尊號大典已經成為東京的一大盛事。

受邀參與的有朝廷文臣、宗室權貴,在京大儒,還有更多的不請自來的讀書人。

典禮設在東京文廟的廟前廣場上。

廣場周遭全是密密麻麻的儒衫士子,當然也有不少官宦子弟,權貴家仕女,還有趁機來做生意的販夫走卒。

總之,半個東京幾乎傾城而出。

從十里御街至文廟所在的安寧坊,街道兩側,全是熙熙攘攘議論此事的人流。

此時的東京文廟與後世曲阜的孔廟相比,無論規模還是規格,都相去甚遠,大抵與大相國寺相彷彿。

東京文廟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

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先師「的崇敬之意。

王霖只帶兩名年幼的書童,配君子劍。

他緩緩穿過「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的兩座牌坊,在現場數萬人的矚目下,神色平靜,鎮定從容。

他這一路走來,其實歡呼聲不絕於耳。

今日之燕王,如此打扮裝束,已與讀書人無異,且更加風流個儻。

王霖行至廣場中間的祭天台前。

本代衍聖公孔階一襲古裝,率孔氏核心族人十餘,已經等候多時。

而祭天台後是文廟專門為典禮設定的小型觀禮臺。

上面坐著百餘人,無非東京各路權貴和有名大儒,王霖掃一眼,就發現了李綱和吳敏、宗澤均在其中,唐恪和耿南仲等不少文臣也在。

李清照和朱淑真終歸是女子,又為燕王妃嬪,不宜拋頭露面,故還是沒來。

孔階向王霖投來深深的一瞥。

此人五十上下,頜下長鬚,面相清質,此刻身形挺拔,凝立於高臺之上,倒也有幾分孔聖苗裔的風采。

而見王霖文士風範,氣度沉凝而威嚴不放,孔階在臺上略一拱手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