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許都風雲 第五十六章·討袁(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汝南,皇宮之中。
只聽得隨著“哐當”一聲巨響,把守宮門的衛兵們俱是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面面相覷,悄悄的望向皇宮裡面的方向張望情況。什麼事讓我們的“仲帝”如此憤怒失態。
就見袁術一身玄色龍袍傍身,面色陰沉,手持寶劍,劇烈的喘息著。一張精心鐫刻的龍書案,一分為二倒在地上,書簡什麼的散落一地。遍地狼藉,幾個醃宦戰慄不已的跪倒在地,噤若寒蟬生怕亂動會惹得袁術不喜從而被一劍搠倒。袁術挺劍,鋒利的劍尖幾乎直觸一名宦官的眉心,“抬起頭來。”袁術陰惻惻的開口。
那宦官劇烈顫抖,卻還是壯著膽子抬起頭來,艱難的嚥了口唾沫,道:“陛……陛下。”袁術眉頭一皺,在他的視線裡,這名醃宦變做了曹操的模樣,雙眉倒豎,咬牙切齒道:“曹操!你該死!”一劍貫穿宦官的胸膛。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袁術收割。
“你們幾個將他的屍首扔出去。”袁術擺擺手吩咐道。
倖存的幾個宦官聽到此話,如蒙大赦,連連磕頭稱是,遂起身將死屍抬起,踉踉蹌蹌的出了宮門。
“劉群無能,廢物王方,一日之內連丟兩座重鎮!近五千兵馬,皆覆沒!該死!”袁術憤怒的嘶吼道,臉上殺氣凜冽。周身透出一股濃濃的殺意,令宮內的幾人,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言語半分。
大將紀靈向一旁看去,就見閻象同樣是一臉陰沉。“來人,取我披掛,朕要御駕親征,蕩平賊軍!”
“陛下且勿著急。”老閻象連忙喝止道:“陛下且不可妄動啊。”
“老相國,你這是何意?”閻象作揖道:“陛下,曹軍不費吹灰之力,便使我軍五千兵馬全軍覆沒。失了兩城,非劉群與王方無能,而是我等低估了那曹軍,陛下看那劉勳所遞來的情報,這佈局用兵均是那曹操之子,曹昂所出,其人不露身形。僅這一戰,就足以證明此子絕非善類。我等應當從長計議。請陛下暫且息雷霆之怒。”
說罷,閻象一揖到地。袁術眉頭一蹙,“老相國這是作甚,這是為自己攬罪嘛?”
“非老朽攬過,實老朽之失察,低估了那曹昂,老朽為陛下看重,仰為相國,卻坐視曹昂用兵詭譎而不自知。只看他之手段,便知他能力必然不凡。陛下乃大仲之主,不可輕動。現在還未到陛下出陣的時候,太子尚坐陣淮南,無需陛下親自出馬,只需遣一大將,與太子遙相呼應,便可與曹軍形成掎角之勢,對峙日久,曹軍必然因糧草不足,從而退兵……”
老閻象一番侃侃而談,鞭辟入裡,實在令人挑不出毛病來,袁術心中雖有些不快,但是聽到閻象如此說,倒也覺得有幾分道理,是啊,區區幾萬曹軍,若自己御駕親征還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常言道,“殺雞焉用宰牛刀。”如此功勞還是讓太子撈取便是。閻象雖不是統兵之才,可是其作為謀士,袁術包括麾下眾將還是十分認可此人的額能力的。
一旁的紀靈是懷著一種很複雜的心情,紀靈對閻象,即倚重,又敬而遠之。
“相國以為,何人為將?”“若是為將,首推橋蕤。”紀靈聽聞面色一沉,心道:“老東西,你倒是舉賢不避親,自己的女婿就是重視啊。”
袁術搖搖頭道:“恐怕不太妥當。”橋蕤與紀靈為圓弧臂助,仰仗二人作為機動,橋蕤守在汝南後方,防備突襲,不可亂動。閻象這個提議為袁術反駁。
“相國,橋蕤不可調離,還是另選一人為將。”若是將橋蕤調離,曹軍派一支奇兵攻略汝南後方可就不妙了。
“若橋蕤不能分身,可使紀靈將軍前去。”閻象無奈只得改口說道。袁術想了想,點點頭道:“嗯,紀靈沉穩有度,用兵頗有法紀。他若為將,倒也是最合適的人選,那就讓紀靈領本部人馬,復奪下谷、遠平。”
“喏!”紀靈抱拳朗聲應道。而後大步走出宮門。“陛下,單派紀靈將軍恐怕不合適。”袁術一蹙眉,疑惑問道“相國這是何意?單派紀靈怎就不合適了?”
就見閻象開口道:“此前太子與紀靈將軍生有嫌隙。一起共事難免會有……”聽到閻象緩緩說出憂慮,袁術陷入深思,他猶豫了!
他對紀靈自然是倍加仰仗與信任,若不然,焉能加封紀靈為大仲的衛將軍?只是閻象說的也頗有道理。
紀靈對他是忠心耿耿自然是無疑的,可是到了這等時節,誰又能說是真的忠誠?若是二人生出嫌隙互相作對又該如何?
“如此的話,該當作何打算?”
“這個……”閻象思慮片刻,咬咬牙道:“老朽斗膽保舉犬子閻行,可為監軍,令雙方互相制衡。”
閻行,字彥明,大仲相國閻象之子,“彥明?大善,彥明若去,倒也合適。”袁術撫須滿意的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