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趙大語出驚人耳 李祥大意蹲班房
章節報錯
方宗明說:“我等父母乃窮苦百姓,早早離世,我實是孤兒一枚,一窮二白。幸逢長官相惜,再生之恩沒齒不忘。銀票是清風寨繳獲的贓物,乃借花獻佛。”林容聽了道:“好一個清風寨贓物,我為保爾等性命,不惜降職留用,還貼去大筆賄金,爾等竟然瞞天過海,藏匿贓款不報,豈有此理!”方宗明“嘿嘿”笑道:“清風寨歸來就坐牢,長官也不來牢裡看我們,因此一直沒有機會跟長官細說。長官為我等再生父母,我等怎敢揹著父母藏汙納垢?長官常常一件行李,一把雨傘,足跡遍佈江淮南北,到處去物色同志,募集資金,為革命捨生忘死,我等實在愧疚,只能借花獻佛而已。”林容道:“爾等入獄後,我確實忙於各事,未到牢裡看望,萬望見諒。爾等為革命作出表率,我等兄弟理應效之。”各位連排官兵見狀,紛紛慷慨解囊,有的將家裡給的花銷、有的將自己的軍餉統統拿出來充經費。林容大喜,振奮說道:“凡事但需大家擰成一股繩,同伸革命救國大義,萬事可成。”
新軍中反清暗流湧動,引起清廷高度警惕,總督下令收繳新軍子彈,以防新軍倒戈。林容決定抓緊試製炸藥提前舉事,沒想到一位參謀在家裡試製炸藥時,不慎將自己炸傷,引發大火,起義計劃洩露,清廷軍警尋跡而來,在他家中搜到一份名單和十八星旗。總督立刻下令關閉城門全城戒嚴,按名單抓捕起義亂黨,林容在名單中位列首位。是夜,清兵包圍了林容住址,“乒乒乓乓”敲打大門。林容聽到敲門聲急,又聽見街上槍炮聲響,知事已洩露,趕快把懷有身孕的媳婦推出柴門,囑咐她出了門不要回頭,向南逃命,隨後端坐前堂,不慌不忙寫下趙佶一首絕句: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影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望斷天南無雁飛。
九葉鴻基一旦休,猖狂不聽直臣謀。
甘心萬里為降虜,故國悲涼玉殿秋。
清兵破門而入,見林容伏案而書,因平時都受過他的恩惠,此時佇立一旁,稍候片刻,齊聲說道:“林大人,請!”林容緩緩寫完,擲筆危坐,士兵一擁而上,將他五花大綁押至協統署。
協統規勸林容:“你我同為伍人,應知王法,受大清俸祿,自當愛護大清,而你竟結黨謀反,該當何罪?”林容厲聲反問:“所謂俸祿是我漢族同胞的血汗,吃同胞的飯為同胞報仇,這是理所當然,何罪之有?”協統又說:“事已至此,死到臨頭,何苦頑冥不化如此!念你同僚共事,若能認罪伏法,可以免死;倘若執迷不悟,罪不容誅。”林容冷笑:“我既從事革命,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殺便殺,無須多問,今天殺了林容,很快就會輪到你們掉腦袋了。”協統惱羞成怒:“看你的嘴硬,還是我協統的刀硬。本部已經稟明總督,傳令明日黎明前,將你等亂黨,押至督軍府東轅門內斬首示眾。”
第二天黎明,督軍府東轅門刑場前人頭攢動,被五花大綁的林容等人,悲壯地昂首看著民眾和人群中的戰友連呼:“同志速起,還我河山”口號,劊子手揚起大刀手起刀落,革命黨人身首異處,烈士的鮮血灑滿督署東轅門,可嘆林容一介書生,革命軍中馬前卒,死於黎明前的黑暗,年僅二十一歲。
那林氏媳婦出了柴門,哪管東南西北,山高水低,沿著河流逃命,餓了就採些野草充飢,渴了捧一掬河水解渴,日行亂葬崗夜宿山神廟。一天,來到張家崗地界,過了崗已是鳳陽,突然,腹中胎兒騷動,知道要生了,急忙走進一座古松環抱的土地廟,在菩薩後面桌几下鋪好雜草待產。腹中疼痛便一陣緊似一陣,疼得她大汗淋漓,心裡呼喚道:“夫君,妾身今命休矣,孩兒恐等不得出世,要隨妾身而去了!”
張家崗下五里村,處於三崗環抱之中,地勢偏僻人跡罕至。村外居住著一位雉河集人氏叫做張無衣,當天,張無衣上山打柴,突見狂風驟起,山風刺骨,一時難以下山,便邁入土地廟歇腳。剛進廟門,就聽見菩薩壁後傳來女子**聲,朝裡尋去,看見一雙女子小腳,踅入壁後察看,果然在桌几下有一個懷孕女子蜷縮在地上,淚眼迷離痛苦**。張無衣上前詢問,娘子安好?女子見有人來,說了一句“不好……我怕要生……”下身已有髒水汩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