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金相玉見到家裡的慘狀,已將事由猜了個十之八九,只怪自己利慾薰心,背恩忘義,又得罪了不該得罪的強盜,落得家破人亡喪家犬一般的下場。

他強忍悲痛,取來兩隻麻袋,裹了李小娘子和張氏,掮於背上,馱去村外山腳下無主之地掩埋。

可憐金相玉一家四口,兩天工夫死了一雙,老天亦悲憫,天空轟隆隆響起驚雷,突然降下大雨。

一連幾日,大雨如注,村裡積水成河,幸好金相玉所住茅草屋地勢較高才沒被淹,然屋外一片汪洋,難以外出覓食,父子兩人餓得奄奄一息。

殺人歹徒匆忙之間未將紅鬃馬擄走,紅鬃馬也餓得倒臥在地,金相玉迫不得已將紅鬃馬殺了果腹。

誰想大雨竟如天漏,持續下了七天七夜,沒有停歇的意思,金相玉父子天天吃馬肉,吃到嘴唇起火,馬肉出蛆,雨還在下,茅草屋難以抵擋,屋頂開始進水。

那一夜,金相玉坐臥不安,半夜起來檢視,發現大雨已引發山洪,正從屋後山上傾瀉而下,連忙背起兒子往山上轉移,剛剛爬上山頂,洪水就將茅草屋沖垮,瞬間無影無蹤。

金相玉在山上找到一個山洞暫棲,不想大水過後瘟病流行,金相玉無計可施,領著祥龢逃離山村,一根扁擔兩條繩,沿著運河一路向南來到黃河邊,忽見一處岸灘,岸灘上有一大片吊腳樓。

金相玉在冥冥之中走了李善仁逃難的相同路線,也來到岸灘,見樓屋高聳,走近一看,樓屋門前高掛《水在流》匾額,是一處客棧。

心中驚喜,忙牽著孩子前去,欲討一口水喝,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討得一口飯吃。

可剛走近吊腳樓,就被門前兩隻大狗攔住,大狗朝他狂吠,金相玉被嚇阻,不得近前。

當年,黃河汛期過後,河上船來船往,人們見荒灘上樓屋高聳,往來客商紛紛前來歇腳。

鐵頭遵照李善仁的囑咐,意欲經營客棧,到官府申請牙帖,不想官府師爺是認得的,二話不說,當天即予發放牙帖。

師爺的兒子因賊匪侵襲而死於非命,屍首丟棄於黃河,被鐵頭撈起,因無人認領而埋於岸灘。

這位師爺後來尋來岸灘認屍,鐵頭重新將屍首挖掘出來,師爺見屍首處理得整潔乾淨,感恩鐵頭行善仗義,多有褒獎,鐵頭分文不收。

今見鐵頭欲經營客棧,師爺與以方便,並送給賀禮。鐵頭高高興興回來,叫人打造了一塊匾額,鐫上《水在流》名頭,掛在中間最高的那幢樓屋門頭上,將媳婦接來,正式做起客棧生意。

未承想客棧生意興隆,客人多的時候,他夫婦倆竟難以應付,心下著實煩惱。

這時聽到狗叫,鐵頭從吊腳樓上探出頭來朝下張望,見一個漢子手牽幼兒前來討飯。

鐵頭心善,連忙喝止看家狗,下樓端出兩碗白飯給金相玉,金相玉父子果了腹,千恩萬謝,詢問有無客房可住。

鐵頭見他逃難來到這裡,竟要住客房,且舉止文質彬彬,心想他必定是個一時落魄之人,有意探他底細,詢問他姓甚名誰,哪裡人氏,因何落魄。

金相玉自稱秦無爭,原是冀魯大戶人家管家,因家鄉遭遇洪災逃亡至此。

鐵頭聽說他是大戶人家管家,便請他留下來幫扶打理客棧,此舉正中金相玉下懷。

金相玉在李家大院做管家十多年,能寫會算,頭腦精明,經營這吊腳樓綽綽有餘,便一口答應。

金相玉為表誠意,取出身上僅有的一張銀票,要和鐵頭合夥做生意。鐵頭見他背井離鄉,竟然還有銀票在身,想必非一般人,以大哥敬之,遵照金相玉的建議,在岸灘邊上搭起一座碼頭,提供給客船停靠,客棧生意越發興隆。

金相玉尊鐵頭為老闆,從此與世無爭,兢兢業業幫扶鐵頭經營客棧。鐵頭待人和善,金相玉經營有方,兩人珠聯璧合齊心協力打理《水在流》客棧,又兼岸灘風景如畫,是黃河邊上少有的一塊風水寶地,且方圓幾十裡地獨此一家,《水在流》客棧很快遠近聞名。

每當樹木抽出新枝,柳樹探出綠芽的時候,黃河上船來船往,客商有事無事都喜歡在此歇腳,一時間,岸灘碼頭上桅杆如林,客商雲集,一派繁華景象。

金相玉給祥龢改名叫秦辰龍,希望祥龢如有強壯的體魄,智慧過人,長大以後光宗耀祖。

辰龍漸漸長大,果然機敏聰穎,精力充沛。到了上學年紀,金相玉要送辰龍去十里外的私塾讀書,辰龍卻不肯,他只愛七技八匠手藝活,金相玉十分寵溺辰龍,無奈之下只好遂他心意,送他去鎮上馬木匠家裡學木匠手藝。

辰龍心靈手巧,三年學得滿師,在岸灘上替來往客人修補船隻,價錢公道出手又快,客人往往寧願多住幾日,也要坐等辰龍將船修繕或者額外打一套新式傢什才走。

這個時候,鐵頭就會半價收取宿資,客人交口稱讚。客棧有個小木匠,手藝精湛,一傳十十傳百,十里外的人都要專門坐船來客棧投宿,欣賞黃河邊的美景,坐等辰龍打造新式傢什,客棧因此更加興旺。

誰知人怕出名豬怕壯,《水在流》客棧名聲在外,又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