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立春。

金陵城外的依舊春寒料峭,但寒冷的冬天已經結束,天氣回暖。

時節進入了春季,田裡一望無際的青苗,開始加快生長。

胡漢山在這天沒有前去通濟門點卯,跟著父親胡惟庸前往了金陵城郊的江寧縣。

糊春牛,打春牛。

以示勸耕。

江寧縣衙早就聘請了一位紙紮匠,用竹篾綁成春牛的骨架,用春木做成牛腿。

糊上紅黃紙,當年就五穀豐登,糊上黑色紙,當年的糧食收成就不好。

胡惟庸等綢緞蝠紋官轎達到江寧縣,一隻糊了很多紅黃紙的春牛,已經塗好了顏料。

江寧知縣和三班六房掌案已經在戲臺邊的寬闊地等著,擺好了香案。

胡惟庸下了綢緞蝠紋官轎,走到春牛的近處。

江寧縣的大小官吏百姓立即下拜:“拜見左丞相。”

胡惟庸的嚴肅老臉沒有任何變化,做了一個虛扶的動作,示意江寧縣的官吏百姓起身。

隨後拿起一支大毫毛筆,給春牛點睛。

春牛點了眼睛,糊春牛徹底完成了。

胡惟庸帶著所有官員百姓對著香案朝拜,祈求一年的五穀豐登。

糊春牛結束以後,胡惟庸帶著官員們前往了縣城外官田邊的春棚。

春棚裡有一隻桑木為骨,塑成的泥塑春牛。

胡惟庸拿起鞭子,在全縣老百姓熱鬧的氣氛裡,‘啪’‘啪’打碎了春牛。

“五穀豐登呦!”

“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呦。”

“聽說親自打春牛的那位可是左丞相,今年肯定豐收。”

胡漢山附近圍了一層又一層,看不見盡頭的老百姓,豐收氣氛十分濃烈。

老百姓一片歡慶熱鬧,到處充斥著立春的祥和春意。

胡漢山心裡卻沒有多少祥和的春意,麻木的跟著父親胡惟庸參與立春的各種風俗。

立春以後就是洪武十一年了,距離明年九月的‘胡惟庸案’只剩下一年九個月的時間了。

另外,這次前來江寧縣,胡黨的侯爺們全來了。

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汝南侯梅思祖、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河南侯陸聚......

難怪明年要掀起‘胡惟庸案’了,換了任何一位皇帝見到這麼多手握重兵的侯爺結成了黨羽,都會頭皮發麻。

胡漢山比皇帝還要頭皮發麻,穿著厚實的綢緞襖子,手腳一片冰涼。

唯一的安慰就是,舊部最多的兩位侯爺之一傅友德沒有跟來。

胡漢山用《六世三藏》進行擺爛,效果顯著,讓傅友德和胡惟庸產生了嫌隙。

雖然沒有明說與胡黨斷絕關係,但已經從聯姻的親密朋黨,降低到不怎麼來往了。

勸耕不是慶賀宴,這麼多侯爺聚集在一起是為了國事,還是對於大明最為重要的春耕。

百姓裡有著不少錦衣衛番子,只是負責監察。

胡漢山麻木的跟著父親胡惟庸進行完了立春勸耕,坐著綢緞蝠紋官轎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