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聞知道的官場秘聞有限,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陳鏞倒黴的合理解釋。

不過看在一百畝上等水澆田的份上,張友聞答應了下來:“胡少爺要送給張某一份家業,張某就卻之不恭了。”

胡漢山大喜過望,沒想到張友聞真的答應了,籠絡張友聞這樣載入史冊的循吏,涉及到他以後的重要保命謀劃。

胡漢山把上等水澆田的地契重新放入禾穗紋荷包,喜滋滋的說道:“咱們趕快把這裡拆了重新營造。”

“文泰弟,接下來沒你什麼事了,你還是趕緊回國子監讀書吧。”

坦坦翁熬了他那麼多年,終於同意讓他參加鄉試正是進入官場了,劉文泰對鄉試極為重視:“那就先回去了,如果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兄長直接差人去國子監便可。”

胡漢山重重拍了拍劉文泰的肩膀,讓胡二去大中橋東大街隨便搶來一頂官轎,把一臉無奈的劉文泰送回了國子監。

胡漢山帶著張友聞李濬等人開始大幹一場了,不過需要先去了一趟內官監,帶來了修繕官溝的匠人們。

內官監是十二監之一,負責造宮室、陵墓,以及銅錫妝奩、器用暨冰窨諸事。

權利比起四司八局的掌印太監大多了,看門的小官宦更加是目中無人。

胡二擔心少爺丟面子,來到正陽門的內官大太監宅子門口,先一步要去敲門。

胡漢山瞪了他一眼,大模大樣的走了過去。

就在胡漢山準備一腳踹開偏門,順便再給目中無人的小官宦一腳。

小宦官把偏門開啟了,沒有目中無人的喝罵,只有一臉笑意:“胡爺來了,小人與惜薪司的掌印太監是幹兄弟。”

“小人的乾哥哥早就囑咐過了,以後胡爺來了,一定要用心服侍。”

胡漢山不免有些失望,本來還想著囂張跋扈一回,可惜不給機會啊。

小宦官一邊把胡漢山讓了進去,破例讓他帶著師爺張友聞進去,一邊把胡二李濬等人請進了倒座房裡喝茶。

倒座房裡的其他小官宦們,白淨無須的小臉全是疑惑。

“頭兒,今天是怎麼了,親自開門就算了,還讓外人進來喝茶。”

“頭兒是有點反常,以前小國公過來都收了不少大明寶鈔,身邊人更是隻能在外面吹著寒風凍的直跺腳。”

“你們看,那個好像是胡爺身邊的胡二。”

小宦官們圍著炭盆烤火,瞧見胡二以後全明白了,原來是惜薪司掌印太監吩咐過一定要用心照顧的胡漢山。

宦官們只看洪武皇帝一人的臉色,對於朝廷裡的官員,不論是左丞相胡惟庸還是右丞相汪廣洋,想要不給面子就不給面子。

不過,惜薪司掌印太監是內官大太監的乾兒子,就不得不用心關照胡漢山了。

尤其是掌印太監說了一句,胡漢山把他們這些閹人當人看,更讓宦官們心生好感了。

“去,搬來一盆炭火,給胡爺的親信們烤火。”

李濬等通濟門巡檢知道宦官們不好惹,準備只在倒座房門口避一避寒風就行了,沒想到宦官們居然給他們搬來了一盆炭火。

胡二趕緊上前,塞了不少三十文大明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