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酒不成糖成 賂老虎識幼虎(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前軍政要務不外乎三件:富產、增民、強軍,其中富產又排在首位。
甲斐一國雖然平原稀少、不適農耕,但也有著乾燥少雨、溫差極大的氣候特點,極其適宜各類水果生長,在後世本就是日本最大的葡萄、山桃之鄉,也是聞名遐邇的葡萄酒出產地。
菸酒之利,懂的都懂。因此,經貞看到葡萄就首先想到葡萄酒了。
按照原本歷史,天文十九年(即1550年),西班牙人聖方濟·撒威向大內義隆獻上南蠻酒,這是日本最早進口葡萄酒的記錄。
此後,戰國大名權貴都逐漸開始接受這種酒品,將其奉為佳釀,就連豐臣秀吉這種保守派、土猴子,也曾於征服九州島津氏的歸途中,在福岡箱崎港停泊的葡萄牙船上狂飲了一番葡萄酒。茶人神谷宗湛也有關於石田三成主辦茶會時,用長崎進口的葡萄酒款待宇喜多秀家、伊達政宗、小西行長等人的日記。藤堂高虎則於慶長十六年(即1607年)寄給家臣藤堂采女的信中特別關照:“命又兵衛和太郎兵衛注意一下,如果有南蠻酒,務必儲存起來。“
然而,相比葡萄酒的引進,日本的葡萄酒釀造則推遲了近百年,直到江戶元祿年間(即1688年以後)才正式誕生。但根據西班牙人記載,日本甲斐、駿河、武藏等地,本就有品質極其優良的野生葡萄,完全具備釀造葡萄酒的條件。如若經貞能拔得頭籌、提前佔據這塊市場,無疑可以做成一筆好買賣。
然而,這個想法雖好,卻很快被經貞擱置了,原因無他,遠水難解近渴爾。時值冬日,整個甲斐領內已無一粒新鮮葡萄可用,最快也要等到夏季才能重新採摘;再則釀酒週期動輒數年,坐等釀成之日再籌錢備戰,怕是自己一行人的骨灰都涼透了。因此,經貞也只能另作他法。
好在古代的日本科技明顯落後於中國,各種物資都難以製備、極其匱乏,經貞很快又找到了更加靠譜的生財之道——製糖。
追求生活的甜美和舌尖的甜蜜,是一切人類的本能。然而不幸的是,日本一直未能發展起像樣的製糖技術,除了水果、甜菜、蜂蜜等天然來源外,時至戰國時代都還是仰仗著明國、琉球舶來的石蜜(即冰糖)和蔗糖(即砂糖)和偷師於唐代的飴糖(即麥芽糖),才能知曉何為甜味。直到葡萄牙人將金平糖(砂糖製品)引入後,才逐漸豐富了供應渠道。
和葡萄之於葡萄酒一般,甲斐明明盛產甘甜的葡萄,但在此之前並未有人將其與製糖聯絡在一起。而事實上,葡萄中含糖量高達百分之二三十,雖然其中包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多種糖分,按照當時的技術限制難以分離提純,但簡單製備出滿足口腹之慾的調味品還是綽綽有餘。
此外,不同於釀酒需要新鮮葡萄、且週期漫長,利用提前收儲的葡萄乾熬製糖漿僅需要短短數個時辰,完全可以為經貞帶來一筆塊錢投入領地建設。
技術不難、說幹就幹。經貞命令工藤佑長秘密收購來數十斤葡萄乾,就開始第一次嘗試。這次有了長坂信政和十二槍眾等棒勞力,經貞這次也幹回工程師本行、遙控指揮眾人賣力勞作。(長坂信政:除了賣命打仗,還要賣力掙軍費,我也太難了吧)
將葡萄乾洗淨放入石磨中,將其磨成粘稠的泥狀後放入大鐵鍋中,加少量水開始大火熬煮,期間不斷加水以免燒乾糊鍋。三個時辰,葡萄乾泥就全部轉化為糖飴,再用粗布過濾掉雜誌後冷卻裝瓶,就得到了一瓶瓶金紅色的剔透糖漿。經貞和小夥伴們依次品鑑,眾人一致認為此物明顯優於價格不菲的蜂蜜。而試算成本,甲斐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葡萄、平常也無需專人打理,除了採摘、晾乾、熬製時的人力成本外,四捨五入相當於無本買賣。
經貞復又到町內瞭解過蔗糖和蜂蜜價格,稍一試算自家葡萄糖漿的成本,心中震動。第二日,便帶著數瓶成品和工藤佑長一起返回躑躅崎館再度請見武田信虎。
“信形(板垣信方)稟告,你小子又有一門好生意要奉獻給本家,究竟是什麼鬼名堂,說來聽聽?”,聽聞和錢有關,忙著備戰的武田信虎還是很快召見了經貞。
“自然是一筆大生意,不然也不敢驚動館主大人。不過在下稟告之前,還請您品鑑此物。”
“唔,這真是極好的蜂蜜啊。不對,此物甜度似乎遠遠超過蜂蜜,但又略遜於蔗糖,你小子快快講來。”
見經貞開瓶自驗無毒後,武田信虎繞有興趣取過瓶子,向口中倒了一大口,隨即被齁得皺起眉頭,連忙吩咐侍從遞上茶水,連喝了幾杯才緩過勁。隨即將瓶子傳給隨同覲見的板垣信方嘗試,自己先評論道。
“館主大人所言極是,明國舶來的石蜜、蔗糖一向緊俏、供不應求,此物雖然外觀口感都遜於石糖,但還是遠遠勝過蜂蜜。不知成本幾何,產量幾何?”板垣信方同樣被猛然齁了一下,但身為本家內政達人的他很快回過神來,迅速提起了價格和產量這兩個關鍵要素。
“如今市面上石蜜百八十文一斤、蔗糖百四十四文一斤、蜂蜜八十文一斤,館主大人覺得此物定價八十文,各地商人可會有興趣?”經貞並未直接回答板垣信方,而是繼續詢問兩人的意見。
“信形,你覺得如何?”武田信虎對於此等庶務不甚精通,因此直接示意板垣信方給出判斷。
“八十文嗎,在下覺得大有可為!”
“特請館主大人、駿河守大人知曉,此物名為明國飴,乃是在下早年偶學自明國古書,但因需要大量果物製備,故一直無用武之地。在下前些日在領內看到大量野生葡萄才想到此節,沒想到一次試驗便有所成。按照初步估算,以我甲斐一國漫山遍野的野生葡萄,一年約莫能煉製此飴百四十萬斤,按照八十文的售價、減去兩成成本,一年預計獲利八至九萬貫。當然這只是最大理論數值,考慮讓利商人銷售和實際損耗,一年純利也就六七萬貫吧。”
“一年純利也就六七萬貫吧。”經貞堪稱凡爾賽的發言頓時狠狠砸暈了武田信虎君臣二人。
可憐兩人雖是一國之君和頭號重臣,分別坐擁數十萬和數萬石高、還有礦山加持,但除去領民自留部分、減去各家豪族國人領內產出、再花掉供養和賞賜直屬家臣和武士的費用後,年底小金庫的結餘怕是連千貫都難。可這小子倒好,才去領地幾天吶,就鼓搗出幾萬貫的紙面收成,真令人羨慕嫉妒恨。
“小子,說說你是如何打算的吧。”,努力抑制住粗重的呼吸,和板垣信方對視一眼後,武田信虎沉聲說道。
“在下自知勢單力薄,此番生意並非一家可以享有。因此希望將此筆生意的七成純利奉獻給館主大人,將兩成純利分潤給本家參與此事的大人們,僅剩一成作為貢獻此術和操辦此事的辛苦費。”
“嗯,你小子能有此等為本家奉公的覺悟和忠心,實在令我欣慰。從此以後,此項生意由我庇護,特許你以本家名義獨家經營。只不過,此事有你我二人即可,家中其餘人等既未建功、何以收祿,不如你我直接分作二八,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