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闕走了,可生活還要繼續。

不用躲避宴闕,楚落辭也不用那麼小心翼翼,她帶著兩個孩子拜別了國師,在城中買了一個小院子。

南蠻王親自來拜見過幾次,問她需不需要什麼幫助,楚落辭都拒絕了。

她不想再進皇宮摻和那些事情了,她買了一座小院子,又盤下了一個鋪子,幹起了自己的老行當,開了醫館,作起了坐診的大夫。

因為醫術過人,價格又低廉,一時之間竟然得了不少誇讚。

之後的日子就這麼有條不紊的過著,楚落辭刻意的忽略了一切和京都有關的訊息。

可有些事情不是她不想聽就能不聽的。

因為宴闕的身份,這個名字註定會時不時的出現在楚落辭的生活裡,出現在百姓的口中。

而若說有什麼讓百姓津津樂道的,那便是宴闕這個皇帝,和以往的皇帝都有很大的不同。

他剛上位的時候就封了一個死人為皇后,並且揚言後宮之中不會再有別的女人,眾人都以為只是皇帝的一時興起,總有一天會為會為了子嗣問題廣開後宮。

只是沒想到時間一天天過去,宴闕竟然真的如同他當初保證的那樣,後宮之中再無一人。

而楚落辭時不時便會收到一些京都那邊送來的東西。

有時候是換季時送來的一些布匹,有時候是適合兩個孩子年紀讀的一些書籍,有時候是一些舉世難尋的珍稀藥材……

有普通的,也有貴重的,但每一樣,滿滿的都是宴闕的心意。

他雖然不在母子三人身邊,卻以這種方式默默的關注著他們。

對於宴闕送來的東西,楚落辭都默默的接受了。

這是宴闕對孩子們的關心,她不能拒絕,也不想拒絕。

至於送給她的那些東西,楚落辭都把它堆在庫房沒有用,但也沒有令人丟掉。

如此又是三年過去,兩個孩子,都已經到了要去私塾讀書的年紀。

楚落辭本來想送他們去私塾,國師卻拒絕了,要親自教導他們。

他這一輩子沒有娶妻,弟子們也都長大了,有了各自的家室,他一個老人,倒是有些孤獨了起來。

正好讓楚落辭把兩個孩子送到他那裡,他可以幫忙。

對此楚落辭沒有拒絕。

楚落辭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總是惹人非議的,一開始對他們指指點點的人很多,南蠻王幾次想出手相幫,都被楚落辭拒絕了。

都是些普通百姓,不必為難他們。

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大家都發現這位楚大夫醫術過人,心地也很善良,慢慢的對她的流言蜚語也少了,隨之而來的是來自街坊鄰居的關心。

他們見楚落辭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還要操持一家醫館,覺得她非常不容易,有那好心的大娘大嬸,開始給楚落辭介紹起物件來了。

遠在京都之中的宴闕,其實一直都暗暗留意著南蠻那邊的訊息。

聽到這次前來稟報的人說,住在楚落辭隔壁的大娘,已經第三次要給楚落辭說親,宴闕簡直恨得牙癢癢。

一旁的暗衛適時地出主意,“陛下若您實在放心不下楚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