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漠北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同於楚落辭對於原主的父親楚將軍的一知半解,宴闕對楚將軍瞭解頗深,而且和他還有一些交情。
宴闕最初從軍的時候,是從小兵做起的。
最開始,是在楚將軍麾下的一名副將那裡。
而他從副將以及軍營中將士們的口中得知,楚將軍是一個雷厲風行忠心赤膽的人物。
這樣的人當初怎麼會死得不明不白?
宴闕慢慢回想起楚將軍的死因。
楚將軍是在漠北一戰的時候失蹤的,副將找到了他染血的袍子,卻沒有找到他的屍體。
而這一場戰役當初頗為慘烈,戰事剛起的那年,國庫空虛,楚將軍帶著手下六萬兵馬奔赴漠北前去抗敵,然而糧草卻遲遲跟不上。
就在楚將軍苦撐的時候,朝中有官員上表,牽頭了江南這邊的一些地方富豪,徵收了一批糧草,說可供軍隊的燃眉之急。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批糧草的保障,在前線的楚將軍在被敵軍逼迫至絕境時,才升起了大膽的念頭——
他帶著一半的將士準備深入敵營,他算好的時間糧草應該在幾日之內就會到達,於是準備孤注一擲。
然而糧草還是遲了,等到糧草到的時,楚將軍的人馬已經被敵軍圍住了,駐守的兵馬拼死撕開一道口子,將部分遺留計程車兵都救了下來,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楚將軍的蹤影,甚至連屍體都找不到。
而就在這時,與他們開戰的燕國,突然向皇帝發起了談和的請求。
這一場戰役,損傷頗多,還失去了一員猛將皇帝猶豫了,於是接受了和談。
最終這一場戰爭,以楚將軍失蹤,兩國簽訂和平協議作為結束。
而那批從江南募集來的糧草,也沒有派上多大用途,又從原路返回了京都。
據說當時江南的富商們還籌集了大量的現銀,只是楚將軍失蹤,最後都沒用上,於是充了國庫。
宴闕那時候還沒觸碰到權力的核心,那筆糧草具體有多少,那些現銀又是何等數目,他一直捉摸不透,這些年暗中打探也一直沒有個結果。
他本來已經放棄了調查,可是後來遇到楚落辭,又對她心生愛慕,楚落辭跳湖之後他思念成狂,某天突然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想替楚落辭查清楚將軍當年失蹤的真相。
這一查,就查出不對勁來。
當年從籌措的這一批糧草,是由江南本地官員和朝中的兵部尚書,一起牽頭的,而兵部尚書是太子的人,江南那邊的地方官員,卻是四皇子母家的一個親戚……
當年經過這件事之後,經手這件事的所有官員官員大大小小都升了官,反倒是那些跟隨著楚將軍上了戰場的副將,因為當年戰敗,被各方勢力打壓不少,已經卸甲歸田沒了蹤跡……
更讓人覺得蹊蹺的是,這件事情事發不久之後,江南那些曾經在這件事情上捐獻贏錢的富商,進一個一個接連病死……
怎麼看,都覺得這件事充滿了詭異。
宴闕察覺到不對,找到了幾個解甲歸田的副將去詢問當年的事情,那些人皆是諱莫如深,直言他們還有家有室,不想再惹麻煩。
宴闕也由此斷定,這件事情絕對不簡單!
所以當皇帝準備下令讓一個皇子代天子出巡的時候,宴闕花了很大的力氣把這件差事攬了下來,打的主意就是想來到江南當地,徹查當年這批糧草籌措的事情,或許能從這件事情之中窺見幾分當年的真相……
這一夜,宴闕帶著無數的疑問睡了過去,楚落辭那邊倒是陪著兩個孩子睡得香甜。
天還沒亮,別院的門就被人敲響了。
楚落辭看著被褥中馬上就要醒來的孩子,輕輕拍著他們的背,又把孩子哄的重新睡了過去,才起身隔著門板謹慎地詢問了來人的身份。
得知是周辭派來的人,這才開啟了門讓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