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恆開啟房門,突然聞到一股酒氣,自己不是在外面吹了半天了嗎?

不對,自己喝的是白酒,這是啤酒味!

走進房間,只見寧皓正倚著床坐在地上,臉色有些酡紅,旁邊還擺著幾個啤酒罐。

羅恆直接樂了:“皓哥,我本來還害怕酒氣燻著你,這下大哥不笑二哥了!”

見寧皓悶著聲沒說話,羅恆也沒問,直接坐過去,開了一罐啤酒,直接跟寧皓碰了一下。

等碰了三次,喝完了一罐啤酒,只聽寧皓說了句方言:“真球沒調。”

接著又咕咚咕咚灌了一口。

“晚上跟沈研吵了一架,拍個電視劇條條框框都要被管,真他娘不想幹了!”

羅恆還不知道自己走後會發生這事,不過想想也就明白了,之前寧皓就抱怨過三人這導演當得憋屈。

寧皓之前拍過一部《香火》,而且已經獲得了認可,體驗過自己完全做主的自由之後,肯定不想被束縛住,不在於錢多錢少。

而沈研不是。這次是他從業十幾年最好的機會,也是他打進主流影視圈唯一的機會,如果失敗了可能以後只能待在廣告圈廝混了。所以不管什麼苦他都能忍著!

估計是下午哪個片段拍攝引發的,寧皓不想讓過,但被壓著了,最後和沈研鬧了個不歡而散。

“皓哥,你啥血型?”

“A型啊,咋了?”

“哈哈!怪不得,A型血,處女座,完美主義,極致中的極致!”羅恆說著哈哈大笑。

“額奏是倔驢!”寧皓也被逗樂了,自嘲道。

“皓哥,你這脾氣就適合當導演,拍你自己喜歡的東西!我給你投錢怎麼樣?”緊接著羅恆就話鋒一轉。

“你不怕我給你虧錢?”

“只要你讓我演,虧了我也認!”

羅恆上輩子是從《瘋狂的石頭》才知道寧皓的,他之前拍過啥真不知道,只在各種八卦看到他得到劉德華賞識,一飛沖天什麼的。

但是料想他之前應該沒賠過商業片,不然劉德華絕對不會投資他。最多應該就是拍了幾部文藝片。

在圈內混了這麼幾個月,羅恆也大概明白了一些情況,現在國內的電影圈應該正處於一個過渡的狀態。

大陸早期電影主要輸出的觀眾只有在電影界和小圈子,而那時候的觀眾更多的是精英分子,他們思考的很多問題是意識形態,或者是上層建築的思考,比如社會學等等。

所以當時的電影會比較有哲學性的命題,比較有思想性。如果你的電影觸及不了這個層面,你進入不了這個市場。

而自從老謀子的《英雄》出世,大陸才算是開啟了商業片的大門,但也只是剛開啟,這個過渡期應該會有好幾年。

此時的市場主力觀眾是一二線城市的知識分子,這些觀眾相比上層精英對電影意識形態要求較低,但對電影的技術應用要求較高,電影的編劇、畫面、導演的手法,都是此時的觀眾和影評所關注的。

結合羅恆前世的記憶,應該到了2010年後,電影市場快速擴大,電影院開始普及到了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這個時期大量的新生觀眾對電影的型別和娛樂性的要求都明顯提高了。一部電影想要取得市場成功,必須兼備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