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分以下兩個點來說一下這本書的情況。

1.【創作的心路歷程、好與壞】

2.【聯動相關事宜與後續創作】

本書的基礎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我就不去複述內容梗概了,主要就‘創作流程’談一談。

首先來說第一點。

這本書我在創作初期並不打算像上本書那樣借用現成的克蘇魯體系,也不打算使用無限流,想要寫一本純原創的類魂作品(當時玩類魂遊戲上頭了,現在還是上頭)。

無論是開源對應的‘框架血條’還是途徑完成後‘史詩音樂’都是比較明顯的類魂元素。

看似保持著高度‘潔淨’幫助世界拔除病根的紳士組織,實際所穿著的外衣卻是來自源疫區的病態皮囊。

高高在上的「第一紳士」只是可悲的、短命的傳遞介質。

在我個人視角看來,

前篇,尤其是在跨入病灶前期的故事質量都很高的。

由於我個人準備不夠充分,上架便用光了存稿,後續從2023年四月開始我的子嗣便不斷遭到疫病侵襲,前前後後光是住院就至少五次還是六次,有一次直接在幼兒園裡昏迷驚厥(家族遺傳),嚇得老師給她送到醫院後都一直沒回過神。

那段時間我沒辦法像以前那樣靜下心來創作文學,腦袋裡總歸有別的事情,加上沒存稿去緩和這一切,導致中期劇情略顯無趣,以及病灶以外的世界設定不夠完善。

當時那樣的情況下,我實在沒辦法將視野拓寬到每個源疫區,每一個疫主。於是我便將視野聚焦於主角,並首次採用「雙主角」的寫作模式。

不看整體,我個人對於雙主角的初次嘗試還是很滿意的,無論是易還是威廉都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轉變’。

尤其是筆墨較多的易辰,也是比較完善的刻畫出自我,本我與超我。

最終的結局,單就主角而言達到了我的預期,至少在寫“威廉”那一章時我自己是被打動過,潤溼過,這種感覺是在以前寫作中幾乎沒有。

當然,本書有很多遺憾與瑕疵之處。

除了子嗣以及我本人受到病症侵擾外,還有就是這種原創作品的創作難度要比我當初寫細胞時大個兩三倍。

總的來說,這本書整體進展相對偏快,

我個人其實是想要花更多筆墨在「灰域探索」,例如由黛斯琳校長加入還未完全成長的主角團,共同探秘一處完全病化且需要多重規則來約束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