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起來,一向乾冷的東海市也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窗外行人匆匆,從窗外望出去,一朵一朵的傘花遊動,這樣的天氣,下了課更願意待在宿舍裡,尤其是經管學院的宿舍空調功率又大,十分溫暖。

最近有一件讓潘洋不太痛快的事情。

他有情敵了。

躺在床上的他面無表情地盯著天花板,空調聲嗡嗡嗡,在靜謐的環境中十分明顯,窗簾沒有拉,外面的天氣有些陰沉,使得房間裡的光線也顯得不太敞亮。

舞會過去以後,距離學生節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而對於學生會的成員來說,這段時間是非常忙碌的。

自然是有分工,作為外聯部的幹事,他們的任務便是四處去拉贊助。

哪怕有名校光環的加持,這件事真正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其中的困難更是要真正去做了才知道。

附近的商鋪很多,學校裡面也好,還是學校外邊也好,其中有錢的自然也不少,但是在商言商,頭兩次人家可以因為你是名校學生,慈善一般地施捨小四位數給你搞活動贊助,你打著幫商家做廣告的名義互惠互利,但是次數多了,商家其實大都明白,學生所謂的宣傳,無非是活動上念一念商家的名字,好一點的在旁邊立一塊廣告牌什麼的,其實對於做生意這件事本身來說,意義不大。

要想出更有創意的方式才行。

但是這涉及到許可權的問題。

作為一個小小的幹事,他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能夠呼叫學校資源許可權的,甚至哪怕作為副部長的羅姿帛,也沒有辦法給商家提供類似“場地”、“廣告牌”一類實實在在的資源。

而經管學院的學生節,其實並沒有那麼需要贊助。

搞一個活動,無非就是場地、器材,場地也好,需要的各種設施裝置,有畢業的學長學姐們捐獻,無論是話筒音響,還是舞臺都不缺,說到最後,拉贊助的主要意義就是學生節的獎品了。

經管學院的學生節是所有學院最吸引人的,就是因為經管學院的獎品足夠誘人,剛剛過去的文學院的學生節,他是去打過一次醬油的,頭等獎是價值幾百塊的保溫杯,而上一屆經管學院搞的學生節頭等獎是一臺五千多元的膝上型電腦,其他獎品也多,整個獎池價值近萬,對於學生來說很豐厚了!

重獎之下自然參與度更高,別的學院獎品少,節目也不盡如人意,反觀經管學院,無論你是哪個學院的,只要有節目,報名經管學院的學生節,並且能被選上,就有一次必中獎的抽獎機會,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其他學院有才藝的學生甚至連自己學院的學生節不參加,也要參加經管學院的學生節。

但這也成了一件經管學院脫不下來的孔乙己長衫。

前任留下的傳統,你只能順著它的標準,持續拔高標準,去年的頭等獎獎品是5000元,今年你可以是6000元,也可以說10000元,就是不能比5000元低……這件事本身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但已經成了這般風氣,無力改變的。

拉贊助的難度是一年比一年高了,前人已經將路都走過來,很難找到有創意的辦法,今年院學生會下了死命令,必須要拉到10000元的贊助。

而任務是被分解下來了。

外聯部的部長給自己分配了4000元,另外兩名副部長則是3000元。

羅姿帛跟外聯部的部長是有矛盾的,還吵過架,也因此潘洋答應過一定會幫助她拉到贊助,羅姿帛更是答應在舞會上成了他的舞伴。

但現在讓他煩惱的不是部長,而是另一位副部長,孫銘恩。

孫銘恩跟羅姿帛沒有矛盾,甚至恰恰相反,他對羅姿帛的態度很好,好得有些過分了……

情敵。

對於羅姿帛的喜歡是沒有掩飾的,潘洋喜歡羅姿帛,對她好,一有空就會聯絡她,找她,像個跟屁蟲一般粘著她,甚至被一些同學說說小話也沒什麼關係,只要她不介意就好……事實也是如此,能夠感受到羅姿帛不介意,甚至樂在其中。

她大概已經習慣了有自己在身邊。

前一陣子,為了拉贊助的事情東奔西跑,便是自己一直陪著她,一開始還很不好意思,跟那些商家搭訕,人家一旦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兩人都會有些臉色發燙,但是後來逐漸得也就習慣了,臉皮算是慢慢得練厚了,甚至最近的有一回某個商家出言不遜,說了一句“要飯、煩不煩……”,其他內容都不重要了,重點是羅姿帛氣的臉色煞白,因為這件事他跟商家大吵了一架。

這種事情以前沒有經歷過,事後有些後怕,萬一人家氣不過揍自己一頓怎麼辦呢?又有些得意,畢竟是為喜歡的女生挺身而出的,至少他單方面認為,這件事讓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了。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去了。

但是他後來才發現自己忽略了一點。

是,整個過程他都給羅姿帛當助手,陪她吹風淋雨,走過大街小巷……但是這僅僅是苦勞,沒有功勞,一通辛苦下來,大多數商家只願意提供幾百塊的小贊助,還要求這要求那的,很難談攏,3000塊的贊助數額不大,卻很難完成。

這個時候,孫銘恩卻跳出來了。

他是另一位副部長,今年大二,男人的直覺告訴潘洋,他對羅姿帛也是有想法的。

因為在學生會已經待了一年,自然更有經驗,任務分配以後沒過多久他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隨後找到他們二人組,表示可以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