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個詐騙電話【4.6K】(求訂閱!求月票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寒假過得挺悠閒的。換一種說辭就是……單調。但是單調卻不算無聊,畢竟每天的計劃排得滿滿的,很充實。這個過程中消遣也是有的,只是沒有先進的智慧電子裝置。如果是在將來2022年的某一天,大概會將人給逼瘋。但是如今的易陽早就習慣了沒有電子裝置的生活,空閒的時候看看書,歷史期刊或者嚴肅,一點一點地品讀裡面的內涵,琢磨字句,說起來也算不上痛苦。
後來有一種觀點,說智慧手機普及後的人每天依靠電子裝置接收巨量的資訊,遠超於以前的人,所以未來的人肯定更厲害。這種觀點不能說不對,但一定不全對,資訊太多,必然有很多是無用資訊,尤其是阿貓阿狗都能在網上說兩句的年代,篩選有用資訊的成本太高了。
相反,易陽覺得看一本好書,收穫比刷幾千條影片更多。
當然,在二叔家住著,也不可能當真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了。
農民冬天的時候的確是沒有太多的活兒幹,卻不意味著沒有活幹。住了幾天時間,二叔家又殺豬了,原本殺豬就是冬天才幹的事情,上回夏天宰的那頭大肥豬是去年冬天沒有宰的那隻。這一回易川倒是如願以償地看到了殺豬的場景,看到小臂那麼長的刀子捅進豬的脖子,還是挺瘮人的一件事,整個人臉色都不太好看了……直到吃肉的時候,才稍微緩和一些。
忙活的時候,易陽就四處給家裡人打打下手,端端盆子,遞一遞工具什麼的。大人們將豬肉分割成一條一條的,醃製好了,他就負責拿去給嬸子,一雙一雙地掛在堂屋的房樑上,下面有火爐,也有柴煙……農家最傳統的臘肉就是這麼做的。
隨後的幾天時間,二叔將一部分肉給拿出來,一雙一雙地分開裝好,然後帶上易川和易陽,開著小車車去給一些親戚家送去。這個過程中,易三緩緩地講一些小地方生活的道理:“走親戚走親戚,一定要多走,才親。血緣在我們這些地方是挺重要的,但不是說,有血緣了就一定親,一定要多走動,走得多了,哪怕血緣淺一點,也會很親,如果不走,再親的親戚也不親了。”
小小易川問:“為什麼親戚一定要親才好?”
這話讓易三一怔,“為什麼要親一點才好?廢話,當然是要親一點才好……親戚,難道說親了不好嗎?”囫圇說了幾句,腦子有點卡住了一般,就是那種明明覺得是這個道理,但說不出個為什麼的感覺,很彆扭,想到這裡又來氣了。
易三看了易川一眼,易川莫名心裡一跳。
這時,易陽接過話來,說:“在我們這種小地方,親戚當然要親一點才行啊。我們這裡不比大城市,在小地方,家裡蓋個房子要人幫忙吧?辦個酒席,結個婚要人幫襯吧?總而言之,咱們農村,什麼時候都離不開鄉里鄉親的幫襯呢……甚至說得不好聽一點,親戚少了,或者親戚不親,附近有人欺負一下,你都得忍著。咱們家,你說這附近有哪一家敢欺負我們?我們不欺負人,但誰敢大明直當地佔咱們便宜?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親戚多,而且團結……”
易三點點頭:“就是這個理,你小子聽懂了嗎?”
易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車子繼續在土路的鄉道上行駛著,易三多看了易陽一眼……他沒有想到,現在的易陽竟然還能有這樣的想法。到過一些親戚家裡,有些讀了幾年書的孩子,尤其在外面讀大學的那些,回到鄉里,親戚也不認了,還總是跟家裡人說親戚都沒什麼用,說什麼落後啦、封建啦,城裡都不講這些東西的之類的話。在外面他不喜歡跟人爭辯,只是在心裡暗暗嘆息,怎麼這些孩子,讀了幾年書,親戚都不認了。
易陽現在能這麼想,他感到欣慰。
當然,還是有些擔心的,會不會出去讀一段時間,也變成那樣的想法……
易陽的一些感悟卻是前一世在城裡摸爬滾打那麼些年得來的。是,在城裡生存,的確是人情的作用遠遠小於個人能力,但是在小地方不同,以血緣為紐帶的宗親網路,在小地方就像一張蜘蛛網一般,無聲無息地鋪開,一兩個人慢慢的好了,就會逐漸帶動家族裡的其他人慢慢好起來,再一點一點地讓整個家族的人都好起來……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發展方式,說得誇張一點,中國歷史這麼多年不斷層,深入人們骨髓的宗親意識功不可沒。
自然是有一些弊端的,但身處這樣的環境,你沒有辦法去改變它,就要學著順勢而為。
……
日子就這樣慢慢地過,學習也是不能放鬆的。
看得課外書,尤其是那些嚴肅的文章看多了,語文成績一點一點地提升,這個過程很難察覺,直到某一個時刻,才發現量變產生了質變。上次的語文成績,得到了123分,對於這種上限下限都不容易突破的科目來說,很難拉開差距的,好如寧枝馨語文130多,差如一些不學的學生,也能考80來分,更多的學生還是在100左右上下浮動。
還是要靠數學、物理這些課目來拉開差距的。
數學,初二上期的內容算起來是相當簡單的,也考了130多分,但是接下來的內容會逐漸難起來了。已經自習了一部分內容,開始接觸函式的概念。因為小學的時候,學過方程式,許多人便總是以“方程”的思維去理解函式,當然,這個階段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被羅冰指點過,易陽知道需要用更高一個層次的思維去理解才行。這對他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什麼是函式,什麼是變數,函式的三種表示方法,種種概念,須得完全理解……理解這些概念其實對目前的成績來說,並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意義是重大的,因為理解這些概念,相當於掌握了一個“框架”,或是說“原則”,將來遇到再複雜的函式,都是不會脫離這些基本原則的。
這樣學習讓易陽感到十分暢快,遇到一個東西,然後把它真正悟透了,哦,原來原理是這樣的,會帶來一種成就感,就像玄幻中悟道的感覺。用前一陣子看的《明朝那些事》裡描寫王陽明的那一段話說,就像是掌握到了那個“大原則”。
當然,貪多不爛的道理也是懂的。以成年人的思維去理解初中的知識,無論哪個科目,都不會是困難的事情,他能看一遍,就將知識點理解得七七八八,但是要不了多久還是會忘,知識的數量還是挺多的,從理解到融會貫通,甚至成為本能一般的能力,才算是學到了。
要盡力將類似解函式的做題變成是五七三十五一般的本能。
……
凜冬終究是慢慢過去了,春節就在不遠的後面一點的時間。夕陽漸漸沒落,像是吹皺的湖面盪漾著紅彤彤的波紋,向著天際散過去。天氣還有些冷,但是已經讓人感覺不到刺骨了。
前兩天易三家的貓下了幾隻小崽子,奶乖奶乖的,像一個小小的球,身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萌裡萌氣。易陽正在逗貓玩兒,接到了駱落月的電話,她十分興奮地讓易陽開啟電視機,將節目換到江南衛視二,是江南省電視臺的法治頻道。